第532章 张若窈1(1 / 2)

加入书签

阳光洒在院子里,若窈悠闲的躺在摇椅上,感受着微风徐徐。

这一世她来到大清已有三年多,刚开始穿越到原主身上那段时间,她头疼的想过干脆成为孤女算了。

后来异能恢复了五成,她在异能的加持下才将跟个木头似的爹调教的能力依旧平庸却很圆滑,人情世故二流。

这一世她的家世说好也不好,说不好却有门很不错的“亲戚。”

原主的爹张行,按照家族辈分,应该叫张廷行,后来原主的爷爷自个脑补太多,与嫡系一脉断了联系。

若窈也是后来才知道,原主的爷爷跟张英是堂兄弟。

原主的爹张行,是张英的父亲的庶弟的孙子,所以算起来原主家跟张英家是还没有出五服的亲戚。

本来两家长辈偶有联系,后来原主的爷爷也不知道脑补些什么?或者是两家差距太大,心里不舒坦。

他就花钱入了汉军正白旗,自己参加科考,在京城做了个闲官。

在原主的爹三十六岁那年,原主的爷爷得了重病,算计用自己的命救了一个二品官员。

自那以后,原主的爹张行在那位二品官员的“照顾”

下,勉强混个从五品礼部员外郎。

那位二品官员后来离世,张行就一直在礼部混日子。

张行的妻子姚云,是姚家旁支,这门亲事还是原主的爷爷特意找的。

之所以娶姚家女,是因为张英的嫡女跟姚家嫡系一脉订了亲。

原主的爷爷知道,张英一身骨气,不愿意入旗,他偏要与他对着干。

可又怕自己没本事护住独苗张行,知道张英跟姚家成为亲家,就脑子灵机一动,让张行娶了姚氏。

在原主出生以后,还把张家的字辈给原主用上,取名张若窈。

若窈一开始还觉得原主爷爷太别扭,干嘛不给孙子取这样的名,后来确是庆幸。

这一世来到大清已经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后宫的位份已经确定,以若窈的家世进康熙后宫的话太费劲。

若窈不想进康熙后宫,只能想办法进胤禛的后院,身世太好反而不利于若窈进胤禛的后院。

若窈的父亲张行育有二子一女,长子张策今年(康熙三十一年)二十三岁,娶妻吴氏,有子张曾文五岁、张曾武三岁。

次子张致,十六岁,是家里的老幺,和若窈是龙凤胎,已经娶亲汉军正白旗钱氏,若窈的这个弟妹家里很富裕。

张致喜欢经商和练武,和弟妹也算志趣相投。

若窈穿越过来后特意花时间训练过张致,在这个家里最聪明的就数张致了。

可惜他不喜欢读那些八股文,还是若窈穿越过来才劝动张行随张致的心意。

这三年,在若窈的算计鞭策下,父亲张行“无意”

救了胤禛一次,得了个正四品骑都尉,升官鸿胪寺卿,这个官很配张行的性格。

而哥哥张策有功名在身,如今是安徽怀宁正五品同知,张行的老家在安徽桐城,那里有熟人,可以照顾几分张策。

张策这个儿子比父亲张行好一点,除了性子太老实,还算有点脑子,若窈给他找了幕僚,可以让他不被算计不闯祸就够了。

小弟张致,他是想经商的,只不过碍于朝堂规矩,不能明面上来,若窈就劝他做个武官,经商借着弟妹钱氏的名义来。

如今张致是正六品门千总,这是胤禛给他找的。

而若窈自己,在康熙三十一年,也就是今年的选秀,借着父亲张行对胤禛的救命之恩,被康熙赐给胤禛做庶福晋。

若窈进胤禛后院已经有两个月,福晋乌拉那拉氏在去年与胤禛成婚。

胤禛今年十四岁,而福晋只有十一岁,还不能与胤禛同房,为了不委屈胤禛,德妃和康熙为胤禛各赐了一位秀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