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瓜尔佳氏原创女主三十七(2 / 3)
/p>
随着政策逐一落实,大清步入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准格尔局势动荡,据密报,准格尔汗年迈体衰,命不久矣,其子嗣为争夺汗位纷争不断。
为掩人耳目,避免大清介入,准格尔汗提出与大清联姻之策,意图借此混淆视听,拖延时间。
可惜大清也正蓄势待,准格尔却自己撞上门来,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大清怎会错失良机。
康熙四十八年,准格尔之战正式爆,康熙帝再次力排众议,亲自率领大军出征。
此番国事为重,众人皆忙于职责,无暇他顾,故而太子之位得以稳固,未被废黜。
康熙亲征在外,太子留守监国,胤禛则肩负重任,协助太子并主管后方粮草供应。
其余皇子中,除了年幼体弱者,皆随军出征,历练为以后走向世界做准备。
因这次准备充足,武器精良,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准格尔便正式归入大清版图。
康熙帝随后留下胤祉、胤禩、胤禟处理后续事宜。
整修计划为期三个月,期间康熙亲率大军攻入和硕特部,同时与承宁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然而,因和硕特部地理环境极为特殊,清军与宁国军队仅推进至半途,便因难以适应当地环境而不得不暂停攻势。
面对僵局,双方决定暂时罢兵,以和硕特部为界,各自退守。
康熙鉴于胤禟出色的语言天赋,遂命其自准格尔前来,负责统管已攻占的和硕特地盘,以期更好地稳定局势并逐步适应、掌控这片新领地。
另一边,胤禔率领一部分八旗大军与承安协同作战,对雅克萨和库页岛附近城池岛屿实施了两面夹击,成功占领。
大清在短时间内迅扩张,占领了众多领土。
近年来,蒙古各部因大清大量收购牛羊,导致马匹饲养数量锐减,进而削弱了蒙古的军事力量。
在此背景下,恰逢大清四处征战,蒙古各部权衡利弊后,纷纷选择直接称臣于大清。
康熙五十年九月,太子胤礽请辞太子之位,轰动朝野。
康熙面对已经请辞两次太子之位的保成心情复杂,当初要不是承安承宁回来的及时,他也知道,他可能会废太子。
如今自己依旧活的好好的,因大清展更甚,康熙更注重保养,想多活几年,看看大清能展成什么样。
保成已近不惑之年,若无法登基为帝,其境遇堪忧。
既存心辞去太子之位,欲外出自立门户,那便顺遂其意吧。
康熙无奈道:“保成既然下定决心,朕也不多劝了,明日早朝再请一次,朕会同意的。”
胤礽恭敬行礼道:“儿臣谢皇阿玛成全。”
走出乾清宫,胤礽心中的重负终于卸下。
他深知,自己与皇阿玛的关系曾一度紧张,若非大哥二哥的关系,他这个太子之位恐怕早已不保。
如今这般结果,也算不错。
他想,凭自己本事打下的江山,坐着想必更加舒心吧。
太子辞去太子之位后,就与胤禔、胤禛、胤祥、胤禟、胤涐带领一大批人一起去投奔承安承宁了。
胤礽前往海外,是去开疆拓土,占领更多的地盘。
他知道此行完全是从零开始,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考验,他接受帝王心术教导三十多年,他完全不惧。
与此同时,胤禔对打仗充满热情,却对治理国家事务缺乏兴趣与才能。
得知胤礽的雄心壮志后,胤禔主动请缨,希望以自己在军事上的专长,辅助胤礽。
沁窈得知胤礽与胤禔合作后,不禁直叹,谁能料到有朝一日,麻宝与麻杆竟能并肩同行。
胤禛主动带着胤祥加入胤礽的队伍,胤禛也不是没野心。
只是这些年被他的养母和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