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吓一跳(2 / 4)

加入书签

/p>

芷兰被曹牧谦气够呛,愤愤的回了伙房,今个真是不走运碰见这个冰溜子了,果然是冰溜子一点都没有人情味。

大锅里的水已经温乎了,赵家带着弟弟们开始清洗羊,晚上做什么她还在忧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顿顿难道都吃白崧炖猪肉?

她觉得趁着还有白崧贩卖,就应该赶紧腌制一批酸崧,就算是过了王春才能好,起码那时也能多个吃的。

她让赵业去跑腿寻赵破奴,说一声要购买大量的白崧腌制酸崧的事。

赵业回来后说赵司马明日就找人运来。

下午她和赵家几个准备和面包白菘猪肉馒头,再做个鸡蛋汤。

而另一边曹牧谦与赵破奴此时正在帐中,正与卫延商讨曹知谦的事。

卫延深思过后道“此人为人处世甚是谨慎,待人接物也极为圆滑,实难挑出其错处,为了仕途,亦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卫延沉思须臾后道“可任其为郎官,余下之事,就看他的造化了。”

大夏朝制度森严,医、巫、商贾、百工这四个阶层的地位极低,属于贱民,与之相对的就是良家子。

良家子就是清白人家的子女,大夏朝良家子拥有一定的资产,遵循伦理纲常。

所谓的良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子要顺从父命,顺从父命即为孝,父端子孝是良家的重要体现。

犯罪之家、不孝之家,都不能成为良家。

良家,不仅要祖上清白、品行端正,还要家境殷实,而且家中财富必须是靠正当谋生手段而累计,而不是经商、做生意而致富。

像曹知谦这种虽然做到了遵循伦理纲常,但曹远达这抛妻弃子算不算端正?这就见仁见智了。

另外曹家的资产也是靠经商得来的,这样的家底就算曹知谦有些才华,也不可能入盛京的仕途,至多在榆州买个小小亭长任职。

郎官是什么?郎官是李胤向二千石以上的大官僚且任职三年以上的,可以保送子弟一人到盛京为郎,叫做“任子”

;拥有资产十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自备衣马衣裳,也可以候选为郎,叫“赀选”

郎是皇帝的侍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内守门户,出宫当车骑。

郎在郎署娴习“大夏历史”

,以备补授别的官职。

大夏朝地主阶级子弟为郎,是他们出仕朝廷的一个重要阶梯。

在这种选官制度下,较高的官吏多数出于郎中、中郎等郎官和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财富为准。

曹知谦的家世想选郎官那无疑是痴人说梦,可如今不同了,曹知谦的身份已经悄然变化了。

兄长是朝廷炙手可热的冠军侯,俸禄在两千石是可以推荐家族中子弟入盛京做郎官的。

这郎官在盛京的官职中算是低的,但自古不少名臣也有出自郎官中。

盛京的郎官人数众多参差不齐,但有一点那就是能做郎官者都是非富即贵的良家子。

曹牧谦并未表示异议,倒是赵破奴心生忧虑:“这曹家郎君城府颇深,若真让他做了郎官,不知是福是祸?”

卫延摆了摆手:“既然已带入盛京,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身为朝中大臣,本就有举荐贤才入仕的责任。

这曹家郎君虽心机深沉,但也有些才干。

郎官众多,想要从中崭露头角并非易事,且看他如何稳扎稳打。

曹家郎君人在何处?”

赵破奴答道:“今日城内巡查,曹家郎君也一同前往了。”

卫延颔,看向曹牧谦:“何时带他入未央宫拜见陛下?”

曹牧谦不慌不忙地品着茶:“明日。”

卫延忍不住再次嘱咐:“见到陛下要知适可而止,天子威严岂容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