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秋社日买纸衣(3 / 10)

加入书签

选种植青菜,正好也就把所有种子都用了了。

在她忙碌的期间,张大顺和张大安又去河里抓鱼了,可惜抓到的都是小鱼。

她觉得不是她的运气好,是河里的大鱼很聪明,它们似乎懂得避开鱼笼,而那些小鱼不太聪明才会被张大顺哥俩抓到。

王婆子看着巴掌大的鱼不禁叹气,这要是换了以前能抓到这么大的鱼家里也乐坏了。

可和大丫摸得鱼一比,王婆子就想叹气。

不只是王婆叹气,老张家上至拄拐棍的,下至不懂事的,看见鱼笼里的五六条小鱼,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

不过虱子多了也是肉,这鱼不大可也是鱼呐。

李桂香拎着鱼去灶房收拾,今个太晚了只能明天做。

张老汉对着两个儿子嘱咐道“明个该上山拾掇柴火了。”

张大顺哥俩点头“晓得嘞阿翁。”

张老汉问大儿子“差不多就这几天了吧?”

张大顺想了想“差不多嘞!”

张老汉点头“去问问里长哪天去县里嘞?”

哥俩再次应声“晓得嘞!”

路有冻死骨……每年冬天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穷人家哪有钱财买丝绸羽绒的被褥衣服,只能是存钱买一些纸被来抵御风寒。

村里人每年都赶在夏末开始备柴火、纸被,因为这时候卖的纸被多少会便宜一点。

这东西不禁用,用一冬就没法再用了,剩下的纸被留着,等到来年冬的时候,重新修整一下做衣服。

夏末与秋中旬各村的里长都要去县里,各家选两个人去采买入冬要用的东西。

除此之外听说等到九月中旬,还要买秋祭的酒肉,这是每年最重要的节日。

一个是三月,一个就是秋收以后。

平日里赶集都是置换,但去县里可就要花钱了。

靠着鸡下蛋卖钱买纸被远远不够,村里人会赶在月末的时候,去山上砍柴到县里售卖换钱买东西。

等到了入冬村里人人都不会出村,天天在家待着取暖直到天暖和,才会出门去地里翻地撒种。

至于祭祀的酒肉则是秋收后,有了粮食就可以置换。

这是全村的大事,自然要全村一起拿钱,祭祀完酒肉也会平分给全村

当她听到张大顺哥俩要去县里采买时她动心了,她需要种子,需要石磨,如果可以她也想采买一些厚的布料。

所以她央求张大顺带她一起去县里,可惜张大顺怎么也不同意。

整个老张家她都求遍了,也没人同意让她去,她泄气的瘫坐在老张家的院子里愁眉苦脸。

真可恨她才九岁,人微言轻做什么都需要大人同意。

五日后村里的人跟着里长出去了县城,张家地里的水就靠着李桂香和万叶子,再加上她和张小米。

看着张大顺哥俩背着柴火,拎着鸡蛋出去县里,她眼睛一直盯着他们直到彻底消失不见。

认命的去地里浇水,顶着炎炎烈日没多大会功夫她就觉得口干舌燥,浑身湿透了。

汗水顺着额头流到眼角嘀嗒掉入粟米地里,这就是庄稼汉每天必须经历的,真想快点秋收,忙乎完好让她赶紧休息,别再往这地里跑。

同样是种地,空间的地似乎浇一遍井水就不必再管了,且空间的温度适宜即使收粟米也不觉得遭罪。

上午浇完了一遍后,她们四个拖着疲惫的身体,依靠在大树下乘凉休息一会。

无力的望着火辣辣的天,心里不禁在想,为啥不能来场雨呢?这要是下了雨哪还用这么辛苦?

“大丫,你带着妹妹先回家去吧。”

李桂香瞧着闺女又热又累的小模样心疼了。

张兰花此刻连回应都觉得没有力气,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