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虚拟社会实验(3 / 5)

加入书签

;  它能让AI犯错,能让它犹豫,能让它像一个真正的人一样,在交流中产生随机的、不完美的停顿和反应。

    我们想做的更多,我不确定,它真的能够跨过那条鸿沟。”

    余东面露迟疑:“什么鸿沟?机器和人之间的鸿沟吗?”

    林燃说:“是的,这次的一万个名额,背后关联的其实是一万个角色,我们和腾讯合作,在一个虚拟世界里的一万个角色,我们给每一个角色都生成了人物、背景、成长环境、工作等内容。

    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交互会逐渐完善这个虚拟世界。

    我们目前好奇几点,像社会性情感的涌现。

    我们好奇,当一万个拥有不完美情感的AI,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虚拟社会中开始交互时,它们是否会产生宏观的社会性情感?

    它们之间是否会形成群体性的排斥、部落化的认同、甚至是系统性的偏见和歧视?这些情感,并非由我们编码,而是由它们自身的交互逻辑和预设的背景参数,在动态环境中涌现出来的。

    智慧能够涌现,那么情感呢?”

    余东脸上出现好奇和期待的神色,这是他也好奇的问题。

    “第二个在于,当这些AI角色不断接收来自人类内测用户的强情感反馈,并被要求根据预设的性格和经历做出复杂决策时,它们是否会发展出超出设计目标范围的自我认知?

    它们是否会意识到自己是代码,还是会坚信自己是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个体?我们想观察,意识的边界,究竟是计算的终点,还是情感的起点?

    第三个问题就是这个虚拟世界,会诞生出,所谓的味道吗?

    我们现实世界里,建筑也好、音乐也好、着装风格也好,都会有所谓的国家特色,这是一种味道。

    像德味,德意志的汽车、工业品、建筑,甚至是相机拍出来的照片都会有所谓德味。

    那么,虚拟世界呢?

    我们现实世界中的味道,源自于历史的随机性、地理的隔离、以及人与人之间非理性的共振。

    它是在数代人的试错和传承中,通过高熵的社会交互自然筛选出来的。

    但我们的虚拟世界,是基于代码的,是洁净的,是高效的。

    我们给AI设定的背景,是结构化的文本。

    AI可以完美地执行创造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的指令,但它创造不出带有AI历史和环境偏见的、独一无二的AI巴洛克。

    那么随机性能否催生风格?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