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问题已经解出来了(3 / 6)

加入书签

,看在今天这杯拉菲的份上,我会派人找他谈谈的,就是年份有点遗憾,1960,这个年份可不太美妙。”

    同样的时间,快要到春节了,林燃心想,怎么每次集中人手解决重大问题都是在这个时间点?

    上次解决的是量产突破光伏极限的肖克利-奎伊瑟极限,让单层太阳能的光电转化效率超过33.7,%,现在新结构下光电转化效率高达60%的光伏组件已经快要大规模量产了,整个华国股市光伏板块的股民们都嗷嗷待哺,计算器都快敲烂了,等着看谁先发第一枪呢。

    这次嘛,要解决的是光刻机的镜头问题。

    一直以来,华国的光刻机项目最大难题就是光源和反射镜。

    如果没有蔡司不卖给ASML那套占其整机成本近40%的、由十几面完美反射镜组成的投影镜头系统,华国的EUV光刻机就算解决了99%的问题,它也没有办法上生产线。

    而随着佳能的FPA-1200NZ2C,5纳米NIL光刻机已经在申海安装调试完毕后,林燃知道解决光刻机问题的时间点到了。

    由华国官方组织,提前在申海微电子所安排好了人员和场地,包括佳能的NIL光刻机也放在申海微电子所。

    该来的人都到齐后,林燃才进场。

    “众所周知,我们离EUV光刻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镜片,这不是人力、时间和意志能够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克服的。

    误差在皮米级的镜片,而且是十多面,每一面之间还要有耦合关系,这是物理极限,是材料科学和精密加工的天堑,不是靠意志就能克服的。”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林燃的这番话,大家早就知道了,内部开会也好,向上汇报也好,都反应过无数遍,这就是我们面临最大的困难,只能慢慢靠时间磨出来。

    靠量堆上去,堆出一个好的结果。

    还需要你跑来说?

    不过在半导体领域,尽管林燃不是半导体生产制造的专家,但作为人工智能的顶级专家,左右脑芯片概念的提出者,他绝对也不是外行。

    “或许,我们的思路,从一开始就错了。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打磨一块完美的镜片呢?我们能不能打印一块完美的镜片?”

    “打印?”在座的专家们面面相觑,他们似乎抓到了一点灵感。

    林燃走到幕布前,调出了一张超构透镜的结构图。

    “传统的镜头,依赖的是几何光学的折射,我们通过打磨玻璃的曲面,让光线在穿过不同厚度的介质时,发生路径偏折,最终汇聚到一个点上,这是一个物理塑形的过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