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NASA的暴君(求月票!)(4 / 5)

加入书签

是因为站在火星1号失败基础上,把多波段改成了高增益。

    总之林燃的想法就是,原来你们是怎么成功的,我就怎么教你们。

    想让我多给一点技术都不可能。

    除非是我别有用心。

    其实还有更好的方案,就是压力帆。

    这属于是领先十年的技术了,有点像科幻照进现实,一直要迭代到水手10号才能用得上的技术,林燃就压根不提。

    “这是我在飞机上画的草图,大家可以看看。

    这里采用冷气体推进技术,通过12个小型喷嘴、电磁阀和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一个精确的三轴姿态调整。

    之所以选择氮气,是因为它的化学性质足够稳定,重量也轻,不会对探测器造成负担。

    这里的喷嘴就用最简单的拉瓦尔喷嘴就行,靠气体膨胀产生推力。

    然后这里是电磁阀,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来触发,实现一个脉冲式喷射。

    最重要的是它的控制系统,我想的是使用太阳传感器和恒星跟踪器组合来感知姿态。

    靠机载计算机接收传感器数据,自动计算偏差并触发相应喷嘴喷射。

    这样只需要少量的地面指令辅助。”

    基于20世纪60年代已经有简单数字逻辑电路了。

    (1964年11月28日发射的水星4号探测器设计图,以上来自《Mariner 4 - NASA Science》和《Alone in the Darkness: Mariner 4 to Mars, 50 Years Later - Caltech》)

    在发射之后,NASA一直与航天器保持联系,一直到探测器距离地球3.09亿公里后才断开连接。

    布鲁斯·默里、威廉·皮克林和杰克·詹姆斯三人面面相觑。

    他们都有点不好意思把自己的设计图拿出来了。

    因为在林燃的设计面前,他们的设计跟幼儿园涂鸦没区别。

    而且大家越看越觉得,火星探测器就应该是这样。

    他们甚至都想不到哪里能够改进。

    如果说NASA内部有不喜欢林燃或者不喜欢这种风格的,自然也有喜欢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