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山外有火不在灯中(2 / 3)

加入书签

笼,他们要的不是攻破牢笼,而是夺取钥匙。”

他的手指重重地按在舆图的北端,那个曾改变大唐国运的地方。

“玄武门。”

魏征和王玄策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玄武门,太极宫的北门,是禁军的命脉所在。

控制了玄武门,就等于扼住了整个长安的咽喉。

当年太宗皇帝便是由此门奠定乾坤,如今,又有人想故技重施。

“立刻详查阿史那云的动向,我要知道他最近见过什么人,去过什么地方。”

李承乾的命令冷静得可怕。

王玄策早已着手调查,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密报:“殿下,臣已调动陇右旧部,查明阿史那云近一月内,曾三次前往潼关驿站。

每次都携带着一个沉重的铁匣出城,返回时则两手空空。

他还与驿站中的一名信使有过接触。”

“信使来自何处?”

“漠北。”

王玄策顿了顿,补充道,“更关键的是,阿史那云的母族部落,去年刚刚向回纥称臣,但仍游牧于漠北边境。

那名信使,正是穿越了回纥的防线,才将家信送到他手中。”

所有的碎片在李承乾的脑海中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图景。

他忽然笑了,笑声中带着一丝冰冷的了然。

“原来如此。”

他喃喃自语,“我明白了。

他不是为了给长孙无忌卖命,也不是为了什么复兴突厥的宏图大业。

他要的,是回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魏征不解:“殿下何出此言?”

“玄成公请看,”

李承乾的手指在舆图上划过一道弧线,从长安一直延伸到遥远的漠北,“长安若乱,京畿防务必定空虚,潼关、萧关等要隘将无人固守。

届时,突厥残部便可趁虚而入,不是为了攻城略地,而是为了接应他们的族人,冲开一道口子,西走漠北,与他母族汇合,重返草原。

阿史那云,他是在用一场长安的滔天大乱,换取他部族的生存之路。

长孙无忌给了他一个虚假的承诺,而他,则想在这场大火中,捞取自己的火种。”

他推演出了阿史那云的全部动机。

这个人不是一个纯粹的叛徒,而是一个被逼到绝境的枭雄。

正因如此,他才更加危险,也更加可以预测。

“殿下,是否立刻抓捕阿史那云,收缴弩机?”

王玄策请示道。

“不。”

李承乾摇了摇头,“抓了他,只会打草惊蛇,让长孙无忌隐匿得更深。

而且,我们只知道他偷了弩,却不知他三百人的叛军藏在何处。

与其满城搜捕,不如引蛇出洞。”

他转身看向一直侍立在侧的武媚娘,她始终安静地听着,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媚娘,你去办一件事。”

李承乾吩咐道,“在城中散布一个消息,就说本宫心忧先帝,不日将亲赴终南山昭陵祭祀,为父祈福。

车驾将途经铁瓮谷。

记住,这个消息,要‘不经意’地让阿史那云的心腹听到。”

武媚娘微微颔,领命而去,她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外,如一滴水融入大海。

李承乾又转向高履行:“高卿,你以太常寺巡视皇陵的名义,征调一批匠役,即刻前往铁瓮谷修缮道路。

记住,在谷口最狭窄处,给我埋下足够多的火油罐,用泥土和碎石伪装好。”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王玄策身上:“玄策,你传我密令给薛仁贵。

命他亲率飞骑军中最精锐的二十人,扮作采药的农人,提前潜入铁瓮谷两侧山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