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2章:老李的市场调查(3 / 4)

加入书签

费主体是集体单位,用作广播上面。

    但‘板砖’录音机,消费主体,却是年轻人为主。

    也就是八十年代前后,拎着个录音机,在大街上跳迪斯科的那帮人。

    所以录音机市场,跟上辈子不同,完全就把外面走进来的水货给拦住了。

    这就是目前电器市场的现状。

    这个不是何雨柱了解的。

    而是在南方做水货的老李了解到的情况。

    老李既然跳出了职场,选择了跟尤凤霞做水货生意。

    那么对市场进行一个摸排,是肯定需要的。

    原来做的确良挣得那点小钱,老李还真看不上眼。

    完全没法比,整一百匹的确良的布,能挣到的钱,也就是一万多。

    关键这一百匹布,老李联系的那些单位,一家肯定是吃不下的。

    闹出来的动静,也是大的不得了。

    也别说他,就是关口管罚没的那些人,都是不敢一次性搞那么大的量。

    而一台十七寸彩电,现在外面的进价是二千不到,市场上批发出去,国外牌子能到两千五至三千。

    如果自己零卖的话,能到三千五~四千的样子。

    关键是人家电视买回家,就是放在家里,除了左右邻居,知道的人并不多。

    更关键的是,这个年头,能花三五千,买台电视的人家,基本上放在哪个城市,都是相当有排面的。

    一般人,根本不敢惹。

    而那些的确良总归是要做成衣服穿出去的。

    想想看,一个小城,本来一个月就放了一百匹的确良布出去。

    结果市面上却是多出了百匹的确良新衣服。

    那会不会有人找到市场管理反应这个事情?

    所以这个生意,老李只是做了几笔,就发现了里面的问题。

    他能放心安排成下家的单位,也不多。

    就那么几家,关键是那些单位,不可能是大单位。

    都是以前老李在四九城职场认识的酒肉朋友。

    所以人家从他这边拿货,到当地去销售,完全靠内部消化,那是不可能的。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