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去车站欲完心愿 女儿家情面两般(1 / 4)
走出了招生办大门的铁锁,此时有点洋洋得意,为了达成心愿,他专门来趟县城,就是要把张家的张铭阳拉下马,想上高等学府,门都没有,地主家的后代想翻天,除非这个社会倒回去,我不能眼看着你趾高气扬的去上大学。
他心里高兴,也就不着急去女儿家,既然来了就在县城转转,心里还有不能忘的另一件事情,要完成那个心愿,就得去过往来客的地方打探消息,那就是车站,他向长途汽车站走去。
他想去看看,并在周围打听一下情况,最近有没有外地来的女人,在家给儿子说过了,要给铭利找媳妇,不走走过场,心里怎么能过得去?只能碰碰运气,回去也好给老伴交代,等打听清楚情况,心里有底后,然后再去女儿家不迟,回家见了儿子也有话说。
铁锁来到车站,把老伴给自己带的路上吃的馒头,吃了两个,便有意和周围的人搭讪聊天,想通过这些人了解,是否能遇见有流窜的找人嫁的女人?小小地盘,很快就被他问遍了。他转悠了半天,也就被周围的人认识了,并也知道了他的目的。
一个中年的女商贩,看着铁锁的举动,笑着对铁锁说:“老哥,你这样不行,你这就像清水河里钓鱼,看的鱼都没有,还能钓上鱼?你看车站里出来的女人,那个是找婆家的?你敢打问吗?还不让人笑你是神经病,没有你这样找媳妇的。这事要成得需找门道,得有穿针引线的人。外地来的人,首先要住店,然后才打听后事。你去往各个旅店,给店掌柜询问一番,看有认识人贩子之类的人没?或者住店的里边,有没有出门在外,想找个去处的女人?你在大街上转悠,那是瞎子点灯,白费油,根本找不到。”本来当时没有商贩,只有国家统一物资供应的供销社。由于女商贩,腿有残疾,做不了体力活,就申请了名额,摆起地摊,做起小生意,来维持生计。虽然她腿有残疾,长期的生意做得,脑子很灵光,对周围的事情很了解,她给铁锁出着主意。
真是:没有门路想投机,旁观者清递话语。
满眼迷津疑无路,简短话语拨心迷。
女商贩的话,让铁锁茅塞顿开,他听了女商贩的建议,便去各个旅店打探,并给店掌柜留下话来,又是转了半天,看着天色渐晚,他去自己住的旅店,取了东西,这才去往女儿家。安顿了其他事,这下就专心给女儿送东西,去看女儿一家。
铁锁到女儿家,女儿张花吃了一惊,赶忙询问情况:“大,家里出来啥事?你怎么来了?”这几年,铁锁忙得,没有到女儿家来过,张花也忙得没回娘家,音信都断了。
铁锁一脸严肃的说:“多久没见你人了?你妈想你想的都睡不着觉,让我专门来看你,你只顾着过你的日子,把我两个老人都忘了。你忙得去不了,也不许我来看你?”铁锁埋怨起女儿来了,把背的东西,重重放在女儿的柜上,“嗵”的一声响,明显让女儿感觉到,父亲生气了。
张花知道父亲那脾气,也没计较,就说道:“只要家里都好,我就放心了。大,走了这么远的路,就别生气了,我让这一大帮孩子顾着走不脱,我走了他们的饭都吃不到嘴里去,没有办法呀。你先坐下歇歇,我给你做饭去,一天都没吃饭,肚子肯定。”连忙就去做饭,她明白,父亲赶了一天路,肯定只啃了几个馒头。还没忘记给几个孩子说:“你们几个都快过来,叫外爷。”孩子们都围过来,七长八短叫着,很久不见,孩子都生疏了。
几个孩子和家里一大堆活,把张花给缠住了,没人帮忙,她根本没时间回娘家。就是父母亲再怨,张花也没有办法,只能祈求父母理解,原谅。铁锁看着一堆孩子,心里也为女儿感叹,难怪出不了门,一大堆孩子,把女儿给绑定了,他给孩子应着声,顺便抱起最小的说:“来,让外爷亲亲,这个最小的,还是第一次见面。”顺便从兜里掏出在县城买的几块糖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