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燃油宝大卖,宗先锋的烦恼,李爱国要造挖掘机和铲车(1 / 9)
这场百年难得一遇的倒春寒在持续了整整二十天后,终于结束了。
由于提前做足了准备工作,损失远比原本时间线要小很多。
那些倒塌的房屋需要重建,农作物被冻坏了一大批肯定会造成减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李爱国这阵子也没闲着,利用这段时间鼓捣出一大批燃油宝。
燃油宝装进油桶里面,送上火车,踏上了南下的旅途。
这阵子前门机务段开始修复在倒春寒中倒塌的房屋和电线杆,以及铁道信号设施。
机务段的职工按照班组分成不同的队伍,利用闲暇的时间,搞义务劳动。
铁道上清理完了,还要帮着地方上清理,顺带着还要帮着修建房屋,特别忙碌。
李爱国也没别的任务,每天跟131包乘组一块清理倒塌的房屋,晚上回家能够老婆孩子热炕头。
港城,海克斯科技工厂。
这两年,随着内地产品数量的增加,海克斯科技从内地招来了数千人,又在港岛这边招了几千人,厂子基本上万人了,成为港岛第一大企业。
工厂附近有杨家的码头,现在专门用来为内地转运货物。
附近负责巡视的差佬全都打发了,对络绎不绝的运货船视而不见。
化工车间里面,上千个油桶被放置在架子上,工人小心翼翼的拧开盖子。
很快,淡黄色的液体从里面流淌出来,早有准备的工人将液体钻进塑料瓶子里。
瓶身上有中文和英文的标识:“燃油宝”。
瓶子的设计很特殊,瓶口是一个小尖头,伸出去一段,可以直接插进油箱内。
“就这玩意每瓶打算卖五美元,那些外国佬舍得买?”杨继宗看着那些瓶子,再看看说明书。
说明书上有介绍,还有李爱国给的一个价格。
这个价格是建议零售价,包括了材料、制造、运输、税费和利润。
杨继宗拿着说明书认真看了一下,然后有些茫然了,五美元在发达国家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最终杨继宗还是决定接受李爱国的建议,让工人们在瓶身上贴了价格标签。
这也是海克斯科技的常规做法,防止有些区域经销商胡乱加价,影响海克斯科技的名誉。
“打包好后,直接送到海关,马上出货。”杨继宗叮嘱了工厂的管事儿后,便回到了海克斯科技总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