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拉里芬克(2 / 2)

加入书签

款捆绑打包成标准化、可分级的金融债券。

这刺激了整个70-80年代的米国房地产市场的异常繁荣。

也正是他的传奇背景才让林恩愿意抽个时间答应他的午餐邀请。

反正自己对索尼的做空已然完成,五天计划时间都没到,索尼的股价已经跌去25。

这当然远不止是自己和华纳或者说再加上美林和其他唱片业和好莱坞巨头这几方势力共同造成的结果,而是有更多势力在推动的一场资本狂欢,纽交所的索尼成为全球空头最佳屠宰场:

穆迪纽约总部将索尼列入“负面观察”

名单,警告可能下调其a+级债券评级进行评级屠杀、量子基金(索罗斯)等空头秃鹫大举买入sne看跌期权,期权隐含波动率飙至100+、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ca1pers)宣布清仓索尼adr(米国存托凭证),引日本国内养老金基金跟抛

他们吃到多少肉不清楚,反正林恩这次投入1300万本金的做空行动扣除各种杠杆和交易成本后收回222791,短短两天获利92791,回报率过71,属实是赚翻了。

芬克立即抬手打断,语气坚定且坦诚:“绝对不是。

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今天的身份只有一个:贝莱德的拉里·芬克。

索尼总部的人,特别是那个盛田昭夫,确实辗转找到过我之前的‘老东家’(指黑石集团),希望能牵线搭桥。

但我拒绝了成为他们的传声筒。

这不是贝莱德的角色。”

林恩微微抬手,示意对方继续。

芬克语气带着投资人的理性判断甚至一丝冷酷:“实话说,我关注索尼,是因为我认为它的资产,特别是电子产品业务被严重低估了。

91a1kan的技术领先性,d传感器的展潜力,甚至p1aystati0n这类未来规划中的项目当恐慌性抛售生时,价格会跌到它内在价值以下很远的位置,这就是买入的信号。”

林恩玩味地看着他:“有意思。

但华纳和其他巨头联手摧毁他们在米国的娱乐和音乐业务,不正是在帮贝莱德和你抄到更低的底价吗?你应该希望我们下手更狠些?”

“某种程度上,是的。

恐慌下跌创造了机会。

但这并非我想表达的完整意思。

lk,贝莱德抄底或者说,我们正在进行‘价值投资’索尼的硬件部门,并不意味着我们赞成或者认为他们的内容整合战略在米国还能畅通无阻。

恰恰相反,你们的成功反击证明了其脆弱性。”

芬克出一声低沉的笑声,没有否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