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躲避战争(2 / 3)

加入书签

bsp;到时候李幼盛可以象征性地派遣几个人去联合国军,主力部队留在国内对付马来的红色组织,老美那边也不会说什么,甚至还会支援李幼盛。

    而李幼盛之所以要将马来亚民族解放阵线往南压缩,就是要让马来的红色组织和他们汇合,最好能够积蓄一波力量,声势搞得大一些,最好能够控制住马六甲海峡。

    到时候李幼盛不出兵的理由也更加充足,毕竟马六甲海峡可是一条重要的交通枢纽,老美肯定不会让它落入红色组织的手中。

    所以到时候等到中南半岛的红色组织做大之后,李幼盛就可以用这个做借口,躲避参与半岛战争,毕竟都是遏制红色扩张,哪边都一样。

    “最近桂省等地移民数量多吗?”

    准备好后手之后,李幼盛接下来就将目光对准了移民,这件事是重中之重,想要崛起,人口是关键因素之一。

    李幼盛现在控制的区域地盘不小,但是有用的人口有些少。

    这里的 “有用人口”,指的是那些可以工作的人口,并不是李幼盛对于中南半岛地区的人有什么偏见。

    而是因为这一片土地实在是太肥沃了,让这里的人变得十分懒惰。

    肥沃到这里的人,哪怕不需要工作,都饿不死,随便丢点种子,一年就能成熟两三次,根本不需要精耕细作。

    而且这里山林密布,各种野生的物资也多。

    什么热带水果、各种动物,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反观华夏地区,如果老祖宗不努力,很快就会饿死,所以在华夏人的骨子里就刻着勤劳,还有节俭。

    而中南半岛的这些人,不需要努力就能活下去,所以他们一代代人就没有勤劳的习惯。

    古代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华侨来到东南亚之后,很容易就会成为当地的首富,用极少数的人口,掌握着大量的财富,不是靠掠夺,就是靠勤劳。

    李幼盛麾下有不少华侨,这些人在李幼盛看来才是有用的人,除此之外,本地的土著,除了极少一部分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混吃等死,想要让他们努力干活,难度很大。

    这也是为什么李幼盛要移民的原因,光靠这些土著,很难将澜沧国发展起来。

    “少司令,从您前往鬼子本土到现在,接近两年的时间里,一共有七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五人移民!”

    “这么少吗?”

    李幼盛听见这个数字,不由得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这个数字比自己预想的要低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