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股经讲解 (一)(3 / 3)

加入书签

着,他的笔移动到肥厚的“鱼身”部位:

    “第二阶段,鱼身行情。 这是整条鱼最精华、肉最多、最美味的部分!”爱旭的声音也提高了一些,带着一丝兴奋,“股价脱离底部区域,开始确立上升趋势。这个阶段,趋势明朗,上涨概率大,而且速度往往不慢。就像鱼身的肉,量大,刺大,股价回调幅度相对可控,容易识别和规避,烹饪方法多样——你可以做波段(煎炒),可以持有待涨(清蒸),操作灵活,获利丰厚。这也是庄家最喜欢、最主要获利的阶段,他们常常会在这个阶段进行‘箱体震荡’,一边拉高一边洗盘,来回获利。”

    最后,笔尖滑到了狭窄而多刺的“鱼尾”:

    “第三阶段,鱼尾行情。”爱旭的语气充满了告诫,“股价已经经过了大幅拉升,处于绝对高位。这里可能还有最后一点冲高的动能,就像鱼尾也还有点肉。但这里刺多、骨多、肉少,吃起来非常费劲,一不小心就容易卡喉咙!而绝大多数散户,就是因为看到前面涨得那么好,忍不住贪婪,偏偏就喜欢在这个最危险的时候追进去,结果往往就是接住了最后一棒,被套在山顶和鱼尾上,伤痕累累。”

    他放下笔,总结道:“所以,我的策略很简单:放弃鱼头的煎熬,避开鱼尾的风险,集中全部精力,稳稳地吃掉最肥美的鱼身段。 对于没时间的上班族,就在‘鱼头’阶段末期,有止跌企稳迹象时慢慢潜伏,等待‘鱼身’行情的到来。对于有时间看盘的人,就在股价放量启动、刚刚进入‘鱼身’阶段时及时跟进。吃完鱼身,一旦趋势走弱、出现‘鱼尾’特征,就要果断离开,不要留恋最后那点蝇头小利。”

    这一番“全鱼理论”下来,结合生动的比喻,桌上的同学和家属们终于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纷纷点头,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肖林感慨道:“听你这么一画一讲,真是清楚多了!原来炒股还真得像吃鱼一样,得会挑地方下嘴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