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198章 突如其来(第一更,求订阅)(3 / 4)

加入书签

面上尽是一片欢腾,尽管仍然些杂波,但这款雷达无疑是可靠的,可以过滤大部分地面杂波的。

    很快,预警机研制成功的消息,就上报到了李毅安的面前,面对这个消息,李毅安并没有显得太过兴奋,这样的结果早就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毕竟,当初在多普勒雷达的颜值上,他是给予一定技术指导的,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是理所当然。

    有了采用多普勒雷达的预警机,意味着南洋在雷达技术上的全面领先,这一技术可以在其他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进而提高南洋的军事科技水平。

    “好了,科技军事的时代到来了。”

    之所以会发出这声感叹,是因为李毅安很清楚,在未来的十几年里,军事科技技术对战斗力的提升,就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在那个时代,科技决定一切。

    就像众所周知的海湾战争,尽管那场战争给全世界军事领域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实际上海湾战争的技术水平大概也就是八零年代水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技术是七零年代水平。

    但是,各种新技术的全面应用,还是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现在,这不过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下一步应该是什么呢?”

    翻看着手中的报告,李毅安头也不抬的在记事本上写道:

    “卫星定位!对,就是这个了……”

    其实,早在两年前南洋就开始进行卫星定位方面的研究,一开始的时候,研究方向与美国的子午仪系统相同,尽管从理论上来说,它可以满足基本定位的需要,但是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它最终还是会被GPS所取代,所以,两年前,李毅安就给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利用时间测量,由导航卫星搭建的星地坐标系中,每个星座都有自己的坐标信息,通过测量自与星座间的距离,就能解算出我们在该坐标系的位置。在信号传播速度已知的前提下,时间测量越精密,位置解算就越精确。

    这也就是GPS的原理方向。从根本上说,导航的核心就是时间测量。”

    而在这种导航卫星中原子钟就是导航卫星的“心脏”。尽管早在十几年前,原子钟就已经发明了出来,但是要把原子钟送上太空并不太容易。

    所以,直到现在,南洋的多个研究机构都在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

    “希望能够尽快取得突破了。”

    口中这么自言自语着,李毅安又简单的书写了几个研究方向,这些最终会被送到国王试验室,由那这进行研究,然后再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合作,在过去的几年间,通过这样的合作,南洋的科技研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些进步都是极其惊人的。

    就在上个月,南洋在长安大学内铺设第一条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