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四刀锁寿(2 / 4)
>
二、禹王九鼎:订立人道契约
“如果说‘绝地天通’是斩断了人族的长生之源,那么第二步‘禹王铸九鼎’,则是从规则层面,给人族的寿命套上了第一道无法挣脱的枷锁。”
星语者的声音变得更加沉重。
空中的虚影再次变换,展现出大禹治水成功后,召集天下诸侯,铸造九鼎的场景。
九鼎之上,刻满了山川河流、奇珍异兽的图案,看起来威严而神秘。
“你们地球的《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
星语者缓缓说道,“但九鼎的真正作用,远非‘使民知神奸’那么简单。”
星语者顿了顿,继续说道:“根据一份遗失的《河图洛书·辅篇》秘本解读,大禹在铸鼎之时,并非自愿,而是在仙族的逼迫下,与天庭订立了一份‘人道契约’。
这份契约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族的寿命为代价,换取仙族对大禹统治的‘认可’。”
画面中,大禹站在九鼎之前,神色凝重地与空中的仙族使者对话。
仙族使者手持一份金色的契约,语气冰冷地向大禹传达着条件:人族必须接受寿命限制,否则仙族将收回对大禹的支持,让洪水再次泛滥。
大禹为了天下苍生,最终无奈地在契约上按下了自己的手印。
“九鼎,就是这份‘人道契约’的载体。”
星语者解释道,“它将仙族制定的‘寿命规则’,融入了人族的气运之中。
从这一刻起,人族的寿命被正式纳入仙族的掌控范围,先天元气的吸收被彻底禁止,寿命上限被大幅降低。
即便是人族的帝王诸侯,也难以再像上古时期那样,轻松活到百岁以上。”
顾十七看着画面中,大禹签下契约后痛苦的神情,心中五味杂陈。
他既理解大禹为了天下苍生的无奈,又对仙族的霸道感到无比愤怒。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进入夏朝之后,人族的寿命会出现明显的下滑,这根本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仙族通过契约,强行施加的规则。
三、周礼教化:构建灵魂牢笼
“‘绝地天通’斩断了长生之源,‘禹王九鼎’订立了寿命契约,而第三步‘周礼教化’,则是从文化和灵魂层面,为人类的寿命锁链,加上了最后一道锁。”
星语者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悲凉。
空中的虚影变换到商周交替之后,周公旦在仙族的授意下,开始推行周礼的场景。
周礼内容繁杂,涵盖了祭祀、礼仪、道德、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看似是为了构建一个有序的社会,实则暗藏玄机。
“商周之变后,仙族的代理人周公旦推行的周礼,是‘寿命锁链计划’中最阴险的一步。”
星语者解释道,“他通过一套极其严密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将长寿与‘德行’绑定。
在周礼的体系中,只有符合‘天命’、顺从‘天道’的‘仁人贤人’,才配得到上天的‘赐福’,获得相对较长的寿命。”
“这无形中向世人传递了一个错误的观念:追求个体生命的延长,不是与生俱来的权利,而是一种需要通过‘顺从’和‘奉献’才能获得的‘赏赐’。”
星语者继续说道,“同时,周礼强调‘先祖祭拜’而非‘自身越’,将人族的注意力引导向对祖先功德的积累,而非对自身生命极限的探索。
更重要的是,周礼宣扬‘死后世界’的美好,让人们相信死亡后的世界比现实更重要,从而安于现实的寿命限制,不再试图反抗。”
画面中,周朝的百姓们虔诚地祭拜着祖先和仙神,将对长寿的渴望寄托在“上天的恩赐”
和“死后的福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