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询问 (求订阅)(2 / 3)

加入书签

之前你也提到过这一点。

    至于第二,便是北堂行这个人面有帝气,骨相不凡,乃是北堂皇族下一代,极有可能继承帝位之人。

    若是普度教失败,没有完成我的预期,成为帝师,引导其行为,恩泽天下,也是一种获取气运的方式,也算是我的一条后路。”

    孟昭听过,却是生出一股好奇,

    “哦,北堂行有帝气,乃是下一代极有可能继承帝位之人,大师是如何看出来的?

    假如大师能看出来,那么在皇族内部,就没人看出来吗?

    其他的皇子,难道就甘心等待北堂行将来执掌山河社稷,自己沦为败者?”

    孟昭的关注点也很清奇,这北堂行的不凡,若是如此轻易就能看出来,实则,对他自身而言,反而是一种磨难。

    因为大家伙都会将关注放在他身上,将他当做最强的对手,将所有的手段,阴谋诡计,都施加在他的身上,以剪除这个对手。

    皇子的龙争虎斗,可远比外人想的要惨烈,现实,可怕的多,哪怕北堂皇族吸取历代教训,控制了这一点,也不能完全杜绝。

    再者,孟昭相信,北堂盛这位当朝大帝,若是知道了北堂行所谓身怀帝气,骨相不凡的特征,也未必就会甘愿将皇位传给对方。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朕给你的,你才能拿,朕不给你的,你不能拿。

    皇权就是这样,至高无上,也是孤家寡人,或有亲情,爱情,但绝不多,尤其是在涉及皇权更替的时候,诸如父杀子,子弑父,兄弟相残的人伦惨剧,是数不胜数。

    老子正在位呢,出来一个可能是真龙天子的,这难道不是一种威胁?

    为何自古以来,太子很多时候都没有好下场,尤其是遇到那种说一不二,比较有作为的明君呢?

    正因为太子乃是储君,储君也是君,是对现有的皇权,起到了冲击作用,短时间还行,时间一长,不管皇帝是什么样的人,都难免心生猜忌。

    唯一的例外,大概只有朱洪武的懿文太子,但这和朱洪武乞丐出身,重视亲情,也有莫大关系,不可当做常例。

    惠空和尚被孟昭这么一说,也是恍然一悟,道,

    “我是以自身天道修为,观测其气机气象,有帝气在身,骨相不凡,算是一种观相之法,准头还是有的。

    不过你说的的确是个问题,或许,和那北堂行身边的老道有关?

    此人应该也是个中的行家,以特殊手段,为其遮掩,应该不是问题。

    只是出了皇宫之后,于民间少有人能堪破其底细,方才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