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周瑜诈降之策(1 / 1)

加入书签

众将听周瑜的计策心潮起伏,既觉凶险万分,又不免生出一丝希望。

“然则,如何取信于徐庶、张辽?”

黄盖问出了关键。

“需付代价。”

周瑜看向孙策,语气沉痛却坚定,“需有德高望重之将,携我降书及……及伯符之佩剑、印绶前往汉营为质。

此人,需抱必死之心,即便汉军识破,亦要咬定投降属实,方能取信。”

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程普。

程普身躯微微一震,随即挺直腰板,大步出列,对孙策拱手:“主公!

末将愿往!

若能救江东于危难,程普万死不容!”

孙策看着这位追随父亲孙坚起兵,看着自己长大的将军,虎目含泪嘴唇翕动,却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知道,此去凶多吉少,无论计成与否,程普生还的希望都极其渺茫。

“德谋……”

孙策声音哽咽。

“主公不必多言!”

程普慨然道,“江东可以没有程普,不可没有孙伯符!

此计若成,老臣死得其所!

若不成亦不过先走一步,在九泉之下,静候主公佳音!”

孙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重重一拍案几:“好!

便依公瑾之计!

程普将军,江东……拜托了!”

他解下腰间代表他身份的古锭刀印绶,双手微微颤抖着,递向程普。

程普郑重接过,如同接过千钧重担。

当夜,程普带着周瑜亲笔所书的降表、孙策的古锭刀印绶,以及十余名自愿跟随的死士,乘一叶小舟,悄然驶向对岸的汉军大营。

汉军大营,中军帐内,烛火通明。

徐庶、张辽、以及从庐江而回的冉闵齐聚一堂,看着程普呈上的降表、印绶,听着他声情并茂地陈述孙策如何“幡然醒悟”

,为保满城军民性命,甘愿放弃抵抗,只求一条生路。

冉闵咧嘴一笑,虎目满是兴奋:“哈哈!

孙策小儿到底还是怕了!

什么江东小霸王,不过如此!

陛下天威所致,谁敢不服?”

张辽却较为谨慎,他仔细查验了印绶,又反复观看降表,眉头微蹙:“程将军,孙伯符英雄一世,当真甘心就此束手?”

程普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面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悲戚:“张将军明鉴。

非是主公甘心,实乃天意如此,人力难违。

庐江消息传来,军心彻底涣散,城中粮草将尽,外无援兵……主公纵然不惜己身,又如何忍心让这秣陵数万军民,尽数为他陪葬?周公瑾亦是再三苦劝,方使主公下定决心。

只求陛下念在主公亦是忠诚之士,又能主动归降,饶其性命,予一闲散爵位,使孙氏香火不绝,吾等臣子,于愿足矣,虽死无憾!”

说罢,竟是老泪纵横。

徐庶一直沉默不语,仔细观察着程普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孙策投降,在逻辑上说得通,其刚烈性格,在绝对绝望下,为保全部下和宗族而选择屈服,并非不可能。

况且,有程普这等重臣携印绶来降,诚意似乎十足。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