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8章 我也想出国溜达溜达(1 / 3)

加入书签

    金辉集团私募营业部这次行动,并没有在国际金融市场引发太大的波澜。

    因为投入的资金不大。

    第一批融入金辉私募部的资金,只有区区五百亿罢了。

    加上私募部原先自己掌控的基金,加在一起,也就是千亿级的规模。

    搁在国际金融市场那么大的盘子里,一千亿兔币,激不起多大的浪花。

    卫江南主要是陪着高妍,对私募基金经理们进行考察。

    按照卫江南和高妍商量好的对策,这次扩容之后,私募部最起码要增加十来位基金经理,各自操盘,掌控一支数十亿左右的私募基金。

    所有的基金经理人选,高妍自己都不推荐,将人事权全部上交给集团总部。

    也就是交到穆正阳手里。

    以此来彰显卫江南与他们合作的诚意。

    我就是纯粹的来给你送好处的,绝不染指你穆正阳手里的掌控权和决策权。

    卫江南很清楚,自己和穆正阳这次合作,规模上有点过大,穆正阳心里是很没有把握的,一方面是担心这么大的扩容动作,会让上级不满;另一方面,也会让穆正阳担心,自己会被卫江南和他的资本“架空”。

    如果私募部的资金和人员都掌控在高妍手里,那这个私募部,以后还归不归金辉集团管,可就不好说了。

    穆正阳是想要出成绩,但这种代价太大的成绩,如同河豚鱼一般,不一定敢吃下去呢。

    所以,卫江南索性让权,并且是彻底的让权。

    如此“光棍”,搞得穆正阳都有点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可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人家小卫没把这点事儿放眼里!

    因而穆正阳也主动让出了几个人选交给高妍去安排。

    这就叫平衡与妥协。

    但平衡归平衡,这些基金经理肯定是要考察合格才能正式任用的。这一点,不能含糊。

    其中有一位,是吕正刚介绍的。论起来,也是吕正刚的表侄。

    在南方,吕家与何家都算是大家族,枝枝蔓蔓的,牵连甚广。这几年,吕家与何家的财富翻着跟斗往上涨,吕正刚成了南方系财团大佬,皮特何成为维多利亚新兴顶级豪门的实际话事人,因而许多沾亲带故的远房亲戚,都跑过来投奔他们。

    众所周知,岭南的家族是非常讲究亲情观念的,对于这些亲戚,哪怕是远房的,能照顾都会尽量照顾。

    岭南和东南沿海省份,早先时候,兴起下南洋的热潮,背井离乡,远赴重洋,自然而然的就会抱团取暖。久而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