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章 轧钢厂重启(2 / 3)

加入书签

    现放着陈思健那样的超级“狗大户”在,这羊毛不薅白不薅。

    蒋英羽又惊又佩,狠狠地拍了卫市长一通马屁,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说道:“市长,那个,除了人手欠缺,其实,机器设备也不太行……”

    “机器设备?”

    “上次去轧钢厂调研的时候,那些机器不都保管得还算不错吗?”

    卫江南略感诧异。

    “呃,是这样的,市长,主要是设备比较落后了……毕竟制造业这一块,技术更新换代还是挺快的。蒋建设本来就一直在吃老本,舍不得砸钱。加上他躲出去两年多,这就导致轧钢厂的机器设备,还停留在六七年前的水准。”

    “据辽钢那边的技术负责人说,这样的机器设备想要和辽钢对接,几乎不可能。辽钢稍微复杂高端一点儿的单子,咱们轧钢厂就接不下来。”

    辽钢那可是一直位列全国同行业前几名的超级钢企。

    在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上,非常舍得花钱。

    卫江南想了想,说道:“那你们和辽钢的技术负责人商量一下,如果全部换成辽钢同等水准的机器设备,大约要花多少钱?多久时间可以安装到位?”

    “速度要快!”

    卫江南吩咐道。

    “钱的事,你们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

    那啥,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大。

    振兴重工业,国家是有专门政策和专项资金扶持的。也就是江南市长去北都找人喝顿酒的事儿。

    负责这事的大领导,或许会自矜身份,不随便跑出来跟卫江南喝酒,但该领导的小孩,还是可以请得到的。

    蒋英羽再一次表示敬佩异常。

    跟着卫江南这样的“老大混”,就是爽得很。

    有事他真帮你解决!

    既然人员和设备问题,卫市长答应解决,那就立马进入第二步。

    蒋英羽,副调研员,蒋建设和辽钢技术负责人凑一块,嘀嘀咕咕好几天,总算是拿出来一个初步方案,再次呈送到卫江南的案前。

    按照蒋英羽他们拿出来的这个初步方案,如果按照奉城轧钢厂现有规模,想要消化全部在职职工的话,那必须要建一个大型的冷轧厂。

    总投资至少在三十个亿以上。

    就算厂房这些可以将就,现有机器设备也尽量利用上去,那这个总投资也决不能低于二十五亿。

    考虑到轧钢厂有很多技术骨干和一线熟练员工流失,短时间内很难再回厂里上班,辽钢那位技术负责人建议,适当缩小轧钢厂的规模,职工数目控制在六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