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回乡祭祀(2 / 4)
位新晋的异姓王。
袁楚凝搀扶着李母率先进入驿站安顿,李增枝与李芳英也各自陪着妻儿进去歇息。
柳氏与周氏走在后面,压低了声音嘀咕着,语气里依旧带着几分不满。
这几日在京都,随着李增枝兄弟逐渐成为朝臣中的新贵,她们也常与京中勋贵世家的夫人们往来。
日子久了,便渐渐变得眼高于顶,哪里还耐得住这般路途劳顿。
李景隆独自站在驿站门前,目光落在不远处,枫伯正陪着驿丞挑选新换的马匹。
原本并不需要如此,但李景隆的身份不同,驿丞怎敢有半分懈怠,只想着把事情办得妥帖,免得落下什么话柄。
“少主。”福生悄然凑上前来,压低声音禀报,语气带着几分凝重。
“那伙人自出京后就一直跟着咱们,行踪隐秘,要不要属下派人清除?”
李景隆闻言,眯了眯双眼,目光投向远处连绵的山林。
那里枝叶繁茂,隐约有几道黑影闪过。
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缓缓摇头:“不用。”
“随他们去吧,省得有些人睡不安稳,又要找别的麻烦。”
自队伍离开栖霞山那日起,他便察觉到暗中有人跟踪监视。
不用想也知道,这定是朱允炆派来的人。
如今朱允炆对他的忌惮和提防,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
也正因如此,他才特意选择每到一处都入住官驿。
就是要让朱允炆清楚看到,他此行光明正大,并无半分异动。
晚膳时分,李家众人难得围坐在一张八仙桌前。
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一应俱全,皆是驿丞按照最高规格准备的。
毕竟李景隆如今已是新封的异性王,身份尊贵无比。
只是席间的气氛,却远不如菜肴那般热络。
往昔阖家团圆的融洽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与尴尬。
沉默半晌,柳氏率先打破僵局,她放下手中的象牙筷子,面色凝重地开口:“母亲,明日不知几时启程?”
她抬眼看向李母,语气带着几分试探,“夫君如今公务繁忙,若是在路上耽搁久了,怕是会惹陛下怪罪。”
“是啊母亲。”周氏立刻附和道。
她拢了拢袖口,脸上带着几分不耐,“我和大嫂在家中也有不少事要处理,若是一直这么不紧不慢的,怕是要误了正事。”
“误事?”原本正逗弄着孙儿知遥的李母闻言,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手中的拨浪鼓也停了下来。
“什么事,能比回凤阳祭奠你们的父亲还要重要?!”
她目光锐利地扫过柳氏与周氏,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别以为老身深居简出,就什么都不知道!”
“老大和老三的确有公务在身,可你们所谓的‘正事’,不过是想趁着这点时间,跟京中那些朝臣的家眷拉关系、套近乎吧?!”
“我李家世代忠良,若想加官进爵,靠的是真才实学!”
“是为国效力的功绩,而非暗地里拉帮结伙、钻营算计!”
李母手中的拐杖重重敲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你们这般行径,只会拖累老大和老三的声誉,让旁人戳李家的脊梁骨!”
一番话掷地有声,柳氏与周氏顿时语塞,悻悻地低下头,手指不安地绞着裙摆。
只是从她们微微紧绷的侧脸,以及眼中闪过的不以为然来看,显然并未将李母的告诫真正听进去。
李景隆佯装什么都没有听到,笑意温和地为袁楚凝夹了一箸清蒸鲈鱼。
鱼身莹白,酱汁清亮。
“凝儿尝尝,这临淮驿的厨子,倒是颇懂河鲜的吃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