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于礼不合(3 / 4)

加入书签

他一样都是老家伙。

“我知道朝廷找我干啥。”

老大爷笑呵呵的:“当初找我的伍长告诉我,这些档案室里封存的资料,可能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家伙利用,就是那些反对大王的狗官,让我们这些没有后的老家伙来守,无非就是看中了我们的命,也算给我们死前一个安生。”

袁汾很想反驳,但他仔细想了想之后现,老大爷的想法很可能是对的。

档案室规定,所有封存的档案,除非附近驻军的指挥官宣布县城进入战争状态后亲自来查看,否则任何官吏都不能再动;倒是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你有大王或者国师的命令。

按照常理来说,对封存了的资料有这么严格的规定也无可厚非。

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有官员想从这档案室里把自己以前的漏洞给补上呢?如果有哪件公务出了问题,当地官员想在上级追查下来之前先抹掉痕迹呢?如果什么时候朝廷开始彻查官员财产恰好可以拿以前他们申报的虚假资料来当罪证呢?

“小伙子别这样!”

看着他不说话,老大爷笑呵呵的:“我们本就是贱民一条,承蒙大王和国师厚爱,让我了此残生,舍了这条命又何妨?”

袁汾笑得有些牵强。

“袁小子,县令来了。”

老大爷轻声说了句。

院门外,县令正带着一丝忧虑快走来。

“见过县令。”

“好,你跟我出来,我有事找你。”

县令这才看向门房老大爷,打了声招呼。

院子外。

“你看了今天的报纸吗?”

“看了。”

“大王说要把骊山陵墓打造成公园、还要以它为中心建城,甚至还要在未来逐步放开历代先王的陵墓,允许百姓买票参观!”

县令说起这事,痛心疾。

嬴政还是没有操之过急的,他现在只是把自己的陵墓拿了出来,对历代先王的只是放出了风声。

可他放出的风声,就没有一个假过……

由此可见,在未来,历代秦王的坟头也免不了百姓的参观。

袁汾有些奇怪:“这又如何呢?”

“这是大不敬啊!”

县令不忿道:“君王陵墓重地怎能如此儿戏?公园?还建城?大王难道是想百年后都不得安生吗?”

“县令想多了。”

袁汾摇了摇头:“以大王之功绩,百姓对骊山陵墓只会尊敬无比。”

县令看着他,忽然就闭嘴了。

他本来是想希望袁汾和他一起,上表劝谏大王的,毕竟袁汾这学宫学子的身份还是很有份量的;如果拉上他,万一劝动了,自己岂不是也能在大王那留个好印象?

但他此时才现,袁汾对大王似乎压根就没想过反对。

不仅是袁汾。

当嬴政在新一期的报纸上将自己的决定公开之后,许多官员都感到不妥,上表劝谏的也大有人在,但唯独没有第一批毕业的学宫学子。

哪怕是贵族子弟们也没有和嬴政唱反调。

他们看得比其他人更清楚,身为学宫学子的他们,学宫名义上是直接归大王管的,而他们也算是大王麾下的门生——这要是反对,指不定后头有什么等着你呢……

而和官员们感到荒唐的情绪相反,百姓对此却是无比的惊讶,以及感激。

骊山脚下。

嬴政的陵墓内,刚进行完一轮轮换的工人们纷纷走出工地。

“我听说大王是觉得骊山陵墓占地太多了,觉得对民生不好才这么做的。”

“你消息早落伍了,是大王觉得自己花钱花太多了,觉得应该把钱用在我们身上,这才想着建城的。”

“我怎么听说是太子觉得骊山没必要才向大王说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