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驯服官员是一门学问(2 / 4)

加入书签

出来了,在朝堂上暴打!

其他文官赶忙站远了一点……

直到有人已经被打得鼻青脸肿了,李缘才叫来了殿外的甲士拉架。

“好了,闹剧该结束了。”

正当那些官员以为此事会就此落幕时,李缘紧接着就说:“不过王将军刚才说的话也很有道理。”

“我记得,无端非议国师者,当受鞭刑?”

“那就把这些之前说过我的人拖出去,每人抽个百把鞭就行了;另外,刑部派人去他们家里查一查,看看是不是真的和五国有什么关系!”

此话一出,本就被打了一顿的那些人不干了。

“大王!

国师此举是无视法度啊!”

有人对着王座上的嬴政求救道。

可嬴政此时宛如没睡醒一样,正坐在王座上假寐。

这下他们明白了,这俩人在配合演戏呢!

“不!

臣只是……”

甲士直接捂住了这个想要辩解的官员的嘴拖了出去。

李缘伸了个懒腰:“好了,我的事解决完了,你们接着上奏吧。”

这时,嬴政迅从假寐的状态变得严肃:“嗯,众爱卿可有事要讨论?”

合着你没睡着啊?

李缘心里有点想笑。

如何驯服官员可是一门学问。

原本的历史上,嬴政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他威压全国,还有几十万秦军做臂膀,官员们也只敢在地方搞点小动作,中央朝廷里没人敢跟他炸毛。

汉朝时,刘邦就需要考虑了,因为朝廷初开天下初定,不依靠官员们不行。

到了汉武帝中后期,他也不需要考虑这件事了,因为也没人敢跟他挑刺了;可他死后,之后的汉朝君主全都需要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从那之后,直到清朝军机处将皇权拉到巅峰,这当中大部分君主不管多雄才大略都需要考虑下官员想法。

之所以说是大部分,是因为其中有一个特例。

纵观历史,能不需要考虑官员意见将命令通行全国的似乎只有三个人,嬴政、刘彻,还有朱元璋。

其余的,哪怕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在面对底下那些有个性的良臣时,他们也没办法。

比如魏征,比如夏元吉。

他们挑刺的时候,你看那两位忍心杀他们吗?

而现在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为了秦国展,嬴政要以尽量温和的手段来处理国政;但同时,为了展,又不能容忍那些不懂他心意的传统贵族继续跳脚——对他造不成什么威胁,可对国家展终究有些拖慢。

在暂时无法把他们灭掉的情况下,那就只能让他们先听话了。

怎么听话?

嬴政的选择是:关门,放国师……

等那些传统贵族对自己和李缘的命令都有心理阴影了,哪怕布了对他们有害的政策也不敢轻举妄动而是先执行再说时,那就差不多了。

反正李缘在外的形象、尤其是在那些传统贵族那的形象已经固定了,就是一个有才华却丝毫不懂政治规则的莽夫——这么好用的一个人不用,那可就太浪费了。

而且,这不正好也是他当初让李缘当国师的目的吗?

有一个地位与自己等同,但行事却没有那么多掣肘的‘分身’,这可真是太好了!

不过嬴政也很庆幸,幸好李缘是个咸鱼性子。

不然要是换一个有权力欲、爱显摆和微操的人来,好事都能给你办成坏事……

朝会继续开着,而百官讨论的问题也一个接一个。

而所有国事其实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如何合理且高效的花钱?

这次也一样。

虽然提高了商税,国库收入增多了一点,可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