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人口是展的第一要素(3 / 4)

加入书签

p>他相信自己不仅,换成历史上任何一个君王在他的位置,都不会再奢望一个不可能的答案了。

知道了结局,就过好这路上的生活吧。

只要功绩足够大,寡人肉体无法长生,也能活在后人的神话里!

……

咸阳城外。

某村庄。

李缘带着嬴政来暗访了。

“不是,你都交给张苍干了,为何还要亲自来看?”

李缘有些不解的问道。

嬴政说:“寡人可以不懂,但也不能在一些事务上被臣子蒙骗;这无关乎对下属信不信任,这是身为领导者应有的担当。”

“如果在大方向或者一些基本事情上都不了解,这样的领导跟你说过的躺平有什么区别?”

李缘没说话,他感觉嬴政在讽刺他……

前方,村庄内显得有些冷清。

这个时代的气候有些寒冷,在后世这片地区能种的冬小麦,在这个大秦压根长不起来。

而随着农闲时节的到来,村中几乎只剩下了老弱妇孺。

因为壮年劳动力们都出去了,不管是修路还是进工厂、哪怕是去矿场,好歹也能给家里添一些银钱。

而且这里是内史地区,也算是天子脚下了,这里的百姓算是秦国过得最好的了。

不过万事都是相对的。

虽然这里和咸阳一样属于秦国的内史地区,但由于距离咸阳城四十多里的缘故,这里的人们只是在交税时才感觉自己和咸阳城的人是同类。

在去年国师出现之前,秦国各地的人口流动远没有现在这样,还出门去其他县甚至郡城?许多人可能直到十几二十岁都没去过自己所在的县城。

其实不止这个时代,哪怕是李缘在后世,除了小时候父母带他南下去另一个省的省城的几次外,其他时候他连家乡的地级市都没出去过,直到他大学去省城读书。

村口,几个孩童正在玩着游戏。

村内,一些老人正在话着家常。

村后的一片树林旁,一些妇女正在用藤条编织着一些东西。

科学院的成立不仅是推动大秦科技进步的动机,也是将许多技术下放民间的机构。

用藤条和树枝做家具之类的技艺,从以前的只有一些手艺人会的情况,渐渐向所有百姓传播。

手艺人们被朝廷收编,研究更好、更适合大众的技艺。

他们的技艺则打破门户之见,散落每一户百姓家庭成为他们的所需之物。

许多妇女主动去学,不仅是因为她们的热情,也是因为生活所迫:至少能给家里多添几件家具。

看到这些妇女一边做着手工一边说笑,却浑然不顾手上的伤,反而憧憬着以后,嬴政恍惚间想起了在赵国的日子——那时候的太后也如同这些妇女一样,为了照顾好孩子拼尽全力,为了省点钱会不顾受伤主动做一些她会做的家具。

回忆间,下方的妇女开始谈论起工厂。

“听说朝廷要再开一个纺织厂?”

“对,还有一个衣服厂,说是什么……配套?”

“这次招多少人啊?”

“多少人也轮不到我们啊,隔着几十里呢,现在可能人都满了。”

妇女其实已经参与进了秦国的展。

最开始,纺织厂是完全由女性奴隶和王宫派去的奴婢组成;后者嬴政好歹还会点微薄工钱意思一下,前者完全就是人形牛马。

后来随着科学院改进了纺织机,加上缺人和市场、产业扩大的缘故,朝廷开始允许一定数量的民间妇女报名成为工人。

可即便如此,这些女性能去的工厂数量占比依旧很小。

大秦眼下最需要的是煤铁类资源,所需工厂和矿山也都是重体力类型,而这些……说得好听点,男性力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