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原因(3 / 4)

加入书签

一月秦国人的商品储量大幅度增加,好像秦国在全力保障对赵国国内的供应一样,以至于人们拿着秦国货币直接去秦国人那买东西,远比用赵国货币要好。

而且精明的秦国人早在赵国货币有贬值苗头的时候,就拒收赵币了。

在经济大乱的赵国,与秦国人相关的东西和商业活动,反而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

一边是拿钱也买不到东西,一边是相对稳定,换你是百姓你选谁?

至于秦国为什么这么大力保障在赵国的商铺供应……

郭开给出事实推测:“可能是大王和秦国人做了什么交易,毕竟当初四国即将攻赵时,大王的压力也……”

而且那些赵国权贵再恨赵偃,也不可能让秦国人听他们的抬高价格。

秦国人也很讲义气,他们宁可冒着自己国内商铺缺货的事实,都要把大量平价商品送往赵国。

也正是因为得到了秦国人的支持,赵偃才能在国内七成官员、九成商人都反对的情况下勉强撑到了现在。

借力打力?

“别说什么秦国人讲义气,本将才不信他们那么好心!”

李牧不相信秦国人会对死仇般的赵国如此偏爱,肯定有阴谋,只是他暂时无法理解:“战争赔款用秦国人的是怎么回事?这难道也是大王和秦国人的交易?”

郭开欲言又止。

“武安君,你觉得以现在的情况,用我们自己的货币或者是魏国人的,这钱究竟是赔给谁的?”

“那也可以用金帛、布匹或者粮食代替!”

这时候的市场规则能接受以物易物,国与国之间的赔偿也一样可以。

可郭开摇了摇头:“金银不行的,秦国人已经对各国出了通告,以后秦国的商品和东西都会慢慢的只接受秦国货币或者金银,魏国人自己也要留着金银。”

“至于布匹和粮食,如今已经进入了冬天,让魏国人用这些来换,大王担心会把他们逼急了,如今赵国不能再打下去了。”

真是合理的理由……

个屁啊!

李牧心里生出了对赵偃的无尽抱怨。

你是赵王啊!

现在是我打赢了魏国!

你要是真狠心,再给我补两万兵,别管后果如何,我甚至能打到大梁城下去!

你特么为魏国这么着想干什么?

这简直就是个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虽有开明之心但行事却优柔寡断的……短视者!

人在极度悲伤的时候是说不出话的。

在极度愤慨情况下也是。

如今李牧两者都占了……

虽然大局已定,可他怎么想都感觉自己乃至赵国仿佛是被人推着走一样。

从大王因改立王后之事和魏国闹翻开始,到现在因那三城的改革而和国内官员权贵对立,大概两个月,赵国的雪都下了好几场了。

两场战争,一场赵魏战争,一场四国攻赵。

赵国虽然守住了城池却元气大伤还陷入内乱。

魏国损兵折将。

另外三家也来丢了几千具尸体后灰溜溜的走了。

燕国忙着巩固新占土地无暇顾及中原。

整个天下,只有秦国,不仅获得了赵王的友谊,还让他们的货币占据了赵国市场?

打到后面,赢的是秦国?

李牧闭上眼,深呼吸了几下。

“本将严重怀疑,这两场战争是秦国人挑拨齐王和魏王干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赵国为他们自己谋利!

赵国内乱展到今天,国内估计也有叛徒!”

郭开:“……”

你这怀疑得有点准啊……

“那相国之前说,让本将暂时别回去,又是何意?”

李牧有些心累的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