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几内亚比索,比绍:雾岸旧梦,归途之城(2 / 2)
。那些在杂乱与尘土中生长的生机,让比绍的日常闪耀着不动声色的光芒。
午后,我前往比绍大学。比起非洲那些名声显赫的学府,这里显得格外简陋。几栋新旧混搭的教学楼,院落里有孩子在树荫下读书,风吹动桌上的作业纸,阳光在地面斑驳闪烁。
我被一间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吸引。教授热情地向我介绍学生,多数来自偏远乡村,靠奖学金、亲人接济才能留在城里念书。走廊尽头,墙上贴满了励志标语和学长学姐留给新生的寄语。
“我们没有宏伟的校园,但有一颗不愿沉默的心。”教授的话简朴而坚定。
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看那些眼神明亮的年轻人,有的在记笔记,有的专注聆听。桌上有磨破的课本、手工缝制的书包,还有一叠叠写满梦想的便签纸。
我写下:
“希望不需要辉煌的起点。它生长在愿意思考的脑袋和一颗执着温暖的心里。”
知识像种子一样,在每个不肯低头的年轻人心田里悄然发芽。他们的梦想,或许会比现实更远,但他们的热望,足以照亮这个城市最黑暗的夜。
傍晚,河口边的沙滩被潮水缓缓吞没。金色余晖洒在水面,波光闪烁,映出比绍这座城市的安静与坚韧。
我坐在码头边,身旁偶有渔夫经过,肩挑鱼篓,低声哼唱家乡的调子。天空与大地渐渐融为一色,夜色未至,城市却已沉入一种独特的宁静。没有夜市的喧哗,没有霓虹的浮华,只有潮水周而复始地拍打岸石,像母亲无言的抚慰。
此刻,我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归属和温情。比绍不以盛大夺目,却以平静与包容拥抱所有走进她怀抱的人。
我在笔记里郑重写下:
“回归不是终点,而是用温柔与勇气和过去和解。迷雾遮不住家园的轮廓,潮声里,每个名字都在归来。”
夜色下,我整理行囊,心里充满了对下一个目的地的期待。新的一页,我写道:
第六百八十九章,红土回响与记忆之城。
我对着远方低声说:
“巴法塔,我来了。”
夜雾未散,归途正启。比绍,这座雾岸旧梦之城,在旅人心头留下了一道挥之不去的温暖光痕。前方的红土与回忆,将是我新的交响乐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