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喀麦隆杜阿拉 潮声商路火焰人生(2 / 2)

加入书签

神的延续地。

每年,杜阿拉都会举行盛大的水神祭,整个城市沸腾,人们带着花环和祭品跳进大海,祈求丰收与安康。

酒吧内部,鼓声、巴拉风、爵士与非洲歌谣交错,台上舞者赤足击地,草裙飞扬,面涂红土,动作激烈而神圣。

每一次鼓槌敲下,仿佛唤醒了某种原始的力量,把观众的灵魂一节节撕开又缝合。

我闭上眼,鼓点仿佛钻进胸腔,和我的心跳同频共振。

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海神庙宇的回音壁里,成为某种仪式的一部分。

身旁的陌生人给我递来一杯姜汁酒,辛辣中带着回甘,像是城市的另一种表情。

我们聊起下午见到的瓦里河,那条宽阔的大河静静流过港口,把内陆的故事送进大洋,也把远方的消息带回城市。

有人说:“杜阿拉的水,是城市的魂。”

我信了。

清晨,我前往旧铁路博物馆。

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楼,但一进门,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

展柜里陈列着殖民时期的蒸汽机车模型、手绘的海关账簿、泛黄的奴隶贸易线路图。

最让我动容的,是一本厚厚的登记册,页页都是“货物”

——那些被卖作奴隶的人名,姓名、性别、年纪、身高一行行排列,仿佛无声控诉着曾经的黑暗。

而一旁的导览员,则带着骄傲介绍现代出口商品:可可、咖啡、棕榈油、香蕉、木材。

他说:“这些都是我们土地长出来的东西,过去我们不配拥有它们,如今我们学会自己掌控了。”

历史没有停止,城市的齿轮也未曾静止。

杜阿拉用自己的鼓声、汗水和劳动,把属于自己的未来,一点一点拉回掌心。

离开杜阿拉前的夜晚,我站在海边,听浪拍岸,夜色深浓,星辰稀疏。

大西洋的涛声此起彼伏,像是时间的低语。

港口的灯光在黑暗中闪烁,城市的心跳一刻未停。

此刻的我,已不再是初到时那个带着好奇和防备的异乡人,而是彻底被卷入杜阿拉潮流的人。

我突然明白,这座城市教会我的,不只是如何与世界做生意、如何品味非洲的烈辣,更是如何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做一个敢于掌舵自己命运的人。

明天,我将南下,奔赴下一站——林贝。

那是一座在火山脚下、黑沙滩与椰林间闪耀的小城,是边境与自然、历史与纯净共舞的地方。

我写下新一章的标题:

第六百四十三章,林贝。

火山与椰影交错的诗篇,大西洋边的一束静光。

望着南方的海岸线,我的内心澎湃如潮水。

林贝,我来了。

下一个故事,就在你的浪声和花影里悄然开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