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沙特阿拉伯麦加 黑石之城心音低鸣(2 / 2)

加入书签

老人,坐在门槛上烤着一壶浓茶。

他招呼我坐下,递我一杯加了肉桂与薄荷的热茶,眼睛笑得如同太阳下的铜铃。

他不多言,却从一只麻袋中掏出一把绿色豆荚:“这是来自也门的豆蔻。”

又指着墙上一块布帛说:“这是我祖母祈祷时用的,她的手曾握着它,我也握着它。”

那块布并不华贵,却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庄严。

我轻轻触摸,只觉其上残留着岁月的温度。

我写道:“麦加的街巷,如同经书边缘的笔迹,虽然细微,却承载了最私人的信仰纹理。”

夜晚,我再度回到清真寺外的广场。

此时信众已多得密不透风,有人站立祈祷,有人席地而卧。

天空中的月亮悬挂在尖塔之间,仿佛为整座城市投下了一层圣洁的滤镜。

我躺在一块干净的石砖上,听身边一位老者缓慢朗诵古兰经。

他的声音低沉而磁性,带着沉静与慈悲,每一个音节仿佛都穿越了千年风沙。

我虽然听不懂全部内容,但情绪早已穿透了语言本身。

我闭上眼,任那声音在耳际流动,仿佛整座城市都沉浸在这段无声的合唱中。

天地不动,唯人心低吟。

我轻声附和,仿佛自己也参与了某种比生命本身更长久的合奏。

“你从哪里来?”

老者轻声问。

“中国。”

“那你走了很远。”

“但值得。”

我写下:“麦加的夜,不需要灯火来证明自己,而是靠千万人心中的光芒,使其永不熄灭。”

在麦加的最后一日,我走进一家书店,买下了一本空白笔记本,封面上印有卡巴圣殿的轮廓。

我知道,很多人把朝圣当作终点,而我只是将它视作一个章节的落笔。

我坐在旅馆窗边,将此章写入《地球交响曲》的扉页。

我的眼前,是红色的山脊,苍茫的风景与遥远的钟声。

我知道,是时候出了。

下一站,将离开阿拉伯半岛,踏上海湾的另一端,那是一片曾被波斯文化染色的岛屿之地,是金融与传统交织的城市——巴林,麦纳麦。

我写下本章最后一句话:“麦加是心之回音,是灵魂的一次低语,在那里,你不必开口,也能被听见。”

翻开地图,波斯湾的风正在翻页,珍珠与楼塔共舞之城正缓缓显影。

麦纳麦——那是岛屿上的灯塔,是古老文明的微光续章,是海风与经文共鸣的地方。

麦纳麦,我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