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阿富汗阿什哈巴德 白色之城烈日神庙(2 / 2)
。
夜色降临,我回到酒店,在天台俯瞰这座静默的城市。
白色建筑在月光下宛若冰川,静谧得近乎不真实。
一辆清洁车缓缓驶过,无声地将街道擦拭至无瑕,仿佛在擦除一切人类的痕迹。
“极致的秩序,也许正是对混乱的恐惧。”
我写道。
这时,一名清洁员推门而入,手里递来一个塑料袋。
“是你在尼萨神庙落下的金属片。”
他说,“有个小女孩交给我,说你是那个在记东西的人。”
我接过袋子,指尖传来一股温热,仿佛有些什么穿过层层规训,悄悄触碰到了我心底。
这一刻,我明白,这座城市虽白,却不全是冰。
某个角落,总有人在悄悄拾起被遗忘的片段,哪怕他们只是个捡东西的小女孩。
我盯着那金属片良久,忽然感到眼眶有些湿润。
不是因为那枚失而复得的物品,而是因为那一份无声的温柔。
它没有刻意的演出,却比任何语言都来得真切。
清晨,我特意避开大街,走进一条隐秘小巷。
那里没有白墙,没有金顶,只有普通民宅和一间不起眼的旧书屋。
书屋老板是位白老人,戴着厚眼镜,正用针线缝补一本脱页的书。
我问他为何还经营,他笑了笑说:“城市可以统一颜色,但人心需要缝隙,阳光才进得来。”
那句话像是一道光,直穿内心。
我点头,将它默默记下。
书屋角落,一位小女孩正伏案画画。
她抬头看了我一眼,随后继续勾勒。
我轻声问:“你在画什么?”
“我画一座有窗户的城市。”
我怔住。
那一刻,我仿佛看见这座冷冽之城裂开一道微光的口子,有风,也有梦。
离开前,我再次走到宪法广场。
烈日雕像仍傲然挺立,阳光洒落,它仿佛燃烧着整座城市。
突然,耳边传来低低的歌声,是几位晨练的老人,正哼唱一古老的旋律。
没有配乐,却震人心魄。
那旋律像一股力量,把我从这座完美的城市中轻轻推开,引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翻开《地球交响曲》,下一站的名字赫然跃入眼帘——赫拉特。
那里,是火与诗的国度,也是帝国残梦的归宿。
风,将从阿富汗吹来,吹乱白色城市的边界,也吹响我新的旅程。
赫拉特,我来了。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