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兰州 黄河穿城西北脉动(1 / 2)

加入书签

我是吴阿蒙。

从白银出,沿着黄河向西,渐渐驶入甘肃省的心脏地带。

窗外,黄土高原的轮廓渐变为河谷和山脉,公路旁时而闪现成片的麦田、玉米地,时而出现高低错落的黄土台塬。

随着黄河越来越近,我的心也随着车轮而跳动。

兰州,这座被黄河穿城而过的西北重镇,终于出现在我的旅途上。

兰州,这名字在中国的地理与历史上,有着独特的重量。

它是丝绸之路的重镇,是古今东西南北交汇之地,是甘肃的省会,更是黄河文化和西北风情最具代表性的城市。

有人说,兰州是大西北的心脏,是黄河最温柔的眷恋。

我在《地球交响曲》的地图上郑重落笔:

“第313章,兰州。

黄河穿城,群山环抱,

西北的脉搏,在这里跳动不息。”

一、黄河之城:奔流不息的母亲河

兰州最鲜明的印记,就是黄河。

黄河自东向西穿城而过,将城市分为南北两岸。

站在中山桥上俯瞰,黄河水涛涛奔涌,滚滚向前。

桥下浪花翻卷,桥上游人如织。

城市的老少,每个人的生命都与这条河紧密相连。

清晨,我漫步在黄河沿岸的水车园。

古老的木水车静静转动,吱呀声仿佛在诉说着黄河两岸千百年的灌溉与生活。

岸边的雕塑、喷泉、柳林与广场交织出一派活力景象。

晨练的老人、放风筝的孩子、慢跑的青年,构成了兰州人特有的生活画卷。

中午时分,我跟随市民走进黄河母亲雕塑旁的小广场,感受着城市最温柔的脉搏。

黄河水波光粼粼,河面上偶有牛皮船悠悠而过。

牛皮船是黄河古老的交通工具,如今成了兰州的文化符号,见证着人与水的千年羁绊。

我写下:

“黄河不只是流经兰州,

她就是兰州人的母亲。

她用宽广的怀抱,哺育了城市的坚韧与柔情。”

二、丝路重镇:历史交汇的节点

兰州,地处古丝绸之路北线的枢纽。

这里是河西走廊的门户,是连接中原、青藏、新疆、蒙古的交通要冲。

古时的商队、使节、僧侣、兵马,都要在兰州歇脚。

无数异域风情、文化印记、历史传说,在这里交融、堆叠。

我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

展厅内陈列着丝路文物:汉唐金银器、波斯玻璃珠、胡汉陶俑、文书简牍,件件珍贵,诉说着千年古道的繁华。

最让我驻足的是那尊闻名世界的“马踏飞燕”

铜奔马,它疾驰如风,昂奋蹄,是中原文明与西域气魄的最佳注脚。

我漫步于老城区,狭窄的小巷、残存的城门楼、清真寺与庙宇比邻而立。

市场上卖着新疆干果、青海皮货、内蒙羊肉,回族摊主与汉族客人热情招呼。

丝路烟尘仿佛还未散去,古今交错在这片土地上。

我写下:

“兰州,是东西南北的节点,

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

这里,每一块石板都踏过驼队的足迹,每一道炊烟都融汇着四方的乡愁。”

三、城市烟火:牛肉面与市井人生

提到兰州,绕不开的当然是牛肉面。

这道全国闻名的美食,是兰州人的骄傲,也是外地游客的心头好。

清晨或傍晚,走进街头巷尾的面馆,都是一派热闹景象。

我特意早起,跟着本地朋友去吃正宗的兰州牛肉面。

面馆里师傅手擀拉面,案板飞舞,面条下锅,片刻后捞起,浇上红亮的辣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