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o章 天水 麦积烟雨羲皇遗梦(1 / 2)

加入书签

我是吴阿蒙。

平凉夜色下,崆峒山的身影渐渐淡去。

我踏上驶向南方的列车,窗外是黑夜中如墨的黄土高原。

随着列车一阵缓急,我的思绪也开始翻卷:下一站,是甘肃的天水,一座有着“羲皇故里”

之称的古城。

这里,是华夏文明端的地方,是丝路要冲,是秦陇咽喉,也是麦积烟雨中流淌千年的传奇。

清晨抵达天水,空气中带着淡淡的水汽与泥土芬芳。

天空刚破晓,麦积山远远映在晨光中,山色苍茫。

天水这名字,本就像一幅写意画:天作幕,水为魂。

古城东西两分,涧河穿城而过,屋舍掩映在成片的翠柳和杨树之间,显得温柔又神秘。

我在《地球交响曲》的地图上郑重写下:

“第31o章,天水。

羲皇遗梦,麦积烟雨,

这是西北高原最柔软的诗行。”

一、羲皇故里:文明的源头与传说

天水,是中华民族的祥地之一。

古籍传说,伏羲在此画卦创世、教化万民。

今天的天水,依旧被称作“羲皇故里”

走在伏羲庙前,松柏苍郁,香火缭绕,参拜者络绎不绝。

清晨的伏羲庙,肃穆而庄严。

青瓦红墙,楹联古朴。

导游小张热情地向我讲述伏羲八卦的故事,手持竹简,画八卦于地。

庙里,老者静静诵经,孩童在院中奔跑。

我心生敬意,走上前摸了摸斑驳的石阶,仿佛能触碰到千年以前的历史脉络。

广场上,有人弹奏古琴,悠扬乐声在松风中回荡。

天水的羲皇文化不仅是一种记忆,更是深植人心的信仰与乡愁。

我写下:

“天水,是传说的源头,

也是大地的诗篇。

每一寸土地,都埋藏着文明的光芒。”

二、麦积山石窟:千年雕刻的佛国幻影

天水另一座世界级的瑰宝,是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因形似麦垛而得名,石窟自十六国时期开凿,距今已有千年。

山体陡峭,云雾缭绕,洞窟密布其间。

石窟艺术与大自然在这里交融成绝世画卷。

我沿着栈道攀爬麦积山,脚下是深谷,耳边有风吹松涛。

山腰处,石窟嵌在绝壁之间,佛像栩栩如生,飞天、菩萨、罗汉仿佛穿越时空而来。

壁画色彩斑斓,记载着无数信仰、悲悯与轮回。

我遇见一队专程来朝圣的香客,他们在佛像前合十静思。

导游讲述着麦积山石窟与敦煌、龙门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的故事:“麦积山的佛像,更具西域风情,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

傍晚,夕阳洒满山巅,远处田野金黄,云烟飘渺。

石窟间游人渐稀,山色愈静谧。

我站在悬崖边,眺望着万山丛中,内心充盈着难以言喻的敬畏。

我写下:

“千年佛影,云烟缥缈。

麦积山,是信仰的灯塔,

也是文明的遗梦。”

三、秦州古城:丝路要冲与人间烟火

天水自古称秦州,是丝绸之路北线的重镇。

这里沟通陇右,连结西域,古时为兵家必争之地。

今日的秦州老城区,青石板路纵横交错,老宅小巷古色古香。

我漫步于秦州老城,沿街是飘香的胡麻油饼、甜醅子和羊肉粉蒸。

早市热闹非凡,回汉小贩招呼声此起彼伏。

老城墙残段上,青苔斑驳。

巷口的大槐树下,老人们一边下棋一边聊着往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