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安顺 瀑鸣石韵布依清调与高原起伏的云岭跃章(1 / 2)

加入书签

从贵阳出,车行向西,山势开始深切,云雾愈加浓重。

列车穿越重峦叠嶂,仿佛进入一座正在低吟浅唱的山城。

安顺,就坐落在这样一片峰与谷交织、河与瀑交响的土地上。

这里是贵州的水魂,是高原的清音,是布依族文化的一个温柔出口。

它不以度取胜,而是用石头的纹理与瀑布的跌落,构建出西南世界的一段跃音章。

我抵达安顺时,天正微雨,整座城市仿佛刚刚从水雾中醒来,眼神温润,步伐轻柔。

一、黄果树瀑布:水之垂奏,声之鼓章

我决定将安顺之旅的第一站,献给黄果树瀑布。

从市区出,约一小时车程,抵达景区时,雨已经停了。

远远便听到瀑声轰鸣,如万军奔涌,又似天上乐章倾斜而下。

站在观瀑台上,我看见水从百米高处奔腾而落,击打岩石,飞溅成雾,整个峡谷都被白烟与轰响充满。

我屏住呼吸,仿佛生怕自己的声音打扰了这场天地对话。

旁边一位年长导游轻声对游客说:“这是水的鼓,是云贵高原给世界最响亮的回答。”

我默默写下:

“黄果树瀑布,是安顺的前奏,是高原的心跳。

它不说话,却让山动水应;它不修饰,却把大自然的气势写成一鼓点重重的水之诗。”

二、龙宫石河:溶洞如琴,水道成章

离开黄果树之后,我前往位于安顺南部的龙宫溶洞群。

进入洞中,仿佛进入了一座地下宫殿。

石乳倒垂,水道蜿蜒,船行其间,如飘于云雾幻境,声响轻盈如琴,偶有一滴水落石上,便是一个小音符。

一位船夫老者坐在船尾,双手搭着竹篙,神情专注。

他说:“这洞一年四季不同声,有时像箫,有时像鼓,有时像在低声念经。”

我侧耳倾听,那确实不是空洞的回音,而是一种有方向、有节律的低语。

我写下:

“龙宫,是水石之琴,是地心之乐。

它不靠光,却能奏响暗处的审美;它无言,却让人低头仰心。”

三、布依山寨:青瓦微雨,歌在田间

安顺是布依族聚居地之一,我去了平坝区的一座布依寨子。

山路不宽,房屋依山而建,皆为木屋青瓦,屋檐之下,一排排的玉米串垂挂风中,仿佛挂着过去一年种田的故事。

我在村口小茶铺坐下,一位布依族姑娘为我倒茶。

她穿着青色民族服饰,动作细致温婉。

屋外正下着小雨,打在芭蕉叶上,滴滴答答。

她忽然哼起一段小调,像在与雨对唱。

我问:“你们什么时候唱?”

她笑了:“下雨唱,收稻唱,想人也唱。”

我写下:

“布依山寨,是安顺的细声调。

它不像瀑布轰响,却能让人在某个雨天、某段路边,忽然被唤醒某段沉睡的温柔。”

四、屯堡旧地:明音未散,石头记人

屯堡,是安顺最独特的人文现象之一。

数百年前,明朝军士屯戍于此,子孙便定居下来,直到今日,仍保留明代服饰、语言与生活方式。

我在云山屯中行走,石墙石路石房,层层叠叠。

村中老人仍穿长衫马褂,说话中有吴音混着官话,走路带着礼数,生活像是未被现代完全打扰。

一位七旬老人正在雕刻石碑,他说:“我们这些人,是石头缝里长出来的。”

我问:“怕不怕这文化消失?”

他平静地说:“只要我们活着,就会刻下去。”

我写下:

“屯堡,是安顺的石之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