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又来一帮小可怜(4 / 5)

加入书签

sp;终于到了村口,经过工地的时候,众人纷纷打着招呼。

    老知青们没往跟前凑,谁也不知道李学庆是不是憋着邪火。

    只是在打量着拖拉机车斗里冻得瑟瑟发抖的六名新知青。

    上一批来的几人忍不住羡慕,他们当时可是轮着坐马车回来的。

    “建设,看着岁数都不大啊!”

    最初下乡知青的年龄被定在了16周岁,也有一些年龄小的,但只是极少数。

    70年开始调整为17周岁。

    可新来的……

    看上去也就十四五。

    这个岁数到农村来,能干点啥?

    谢建设犹豫了片刻,还是叫过来两个和他同一批的女知青。

    “你们回去帮着烧烧炕,冻得够瞧的了。”

    虽然未来有可能是竞争关系,但既然来了,就是战友,能关照的,还是要尽量做到。

    “咱们人本来就不少了,又来六个……怎么住啊?”

    有人提出了最实际的问题。

    宋晓雨嫁人了,张青森返城了,知青点刚宽敞些,现在又一下子来了六个。

    的确住不来了。

    “村里肯定能想办法解决,咱们就别跟着操心了。”

    村支部。

    李天明正往拖拉机上搬粮食,一个人50斤,足够他们吃到年底分口粮了。

    “大家来我们李家台子,我代表村支委和全体社员表示欢迎。”

    这套词,李学庆已经说过很多遍了,熟练得很。

    欢迎的话说完,接着就是警告。

    这叫先礼后兵。

    “我们村的人不欺生,但既然来了,有些话得讲在前面,县知青办没有你们的口粮,现在给你们发的,要吃到年底,都计划着吃,还有年底分口粮,是要记账的,等来年赚了工分抵。”

    “还有就是,在村里别瞎折腾,城里的坏毛病,谁也不许带到村里来,谁要是咋呼着想在村里搞事,或者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我肯定不饶他。”

    六个人听着李学庆的训话,一个个噤若寒蝉。

    “行了,就这么多,天明,送他们去知青点儿,先歇几天缓缓。”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