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泄私怨谭州生变,赂突厥雁门暂安(1 / 2)

加入书签

武德五年三月,河北洺水前线战局在秦王李世民的运筹下已悄然逆转。唐军不仅成功收复洺水城,更以坚壁清野之策疲敝敌军,致使刘黑闼麾下老将高雅贤于醉中伏击殒命,其骁将王小胡虽生擒潘毛雪耻,却难挽颓势。

因唐将程名振率奇兵焚毁刘黑闼由数州筹集的粮草,这至关致命的一击致使汉东军根基动摇,胜败之局已显。然而,就在河北战事渐趋明朗之际,大唐帝国内部却因私怨滋生变乱,北方强邻突厥亦再度陈兵边塞,新的危机正从沙场之外悄然逼近。

三月中的谭州(今山东章丘)正值春荒,城郊的麦苗在料峭寒风中瑟瑟发抖。

唐宋州总管盛彦师联合齐州总管王薄部为攻打须昌,持兵部文书至谭州征粮。谭州刺史李义满得报后,在府衙内焦躁地踱步。

\"又是王薄!\"他狠狠拍案,案上茶盏应声而碎。原来去年王薄在齐州任上,曾当众羞辱过李义满的胞弟。

\"刺史三思啊!\"长史低声劝谏,\"盛总管持朝廷敕令,若拒不发粮...\"

李义满冷笑:\"就说仓廪空虚,让盛总管另寻他处。\"

说罢便拂袖而去,紧闭的仓门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森严。

须昌城破,盛彦师立即下令拘捕李义满。在齐州大牢里,李义满隔着栅栏怒斥:\"王薄小人得志,尔等助纣为虐!\"

狱卒见他日夜面壁长叹,只得在送饭时轻声道:\"朝廷已下诏释君,使者不日即到。\"

岂料三月十五深夜,李义满竟在狱中呕血而亡。消息传到正在返程途中的王薄耳中,这位刚立战功的总管不以为意:\"区区刺史,死不足惜。\"

翌日黄昏,王薄一行途经谭州。李义满的侄子李武意早就在驿馆设下埋伏。当王薄醉醺醺地推开房门时,暗处突然闪出数名刀斧手。

\"王薄!可还记得我叔父?\"李武意持剑而立,眼中燃着复仇的火焰。

王薄酒意顿醒,伸手欲拔佩剑,却为时已晚。寒光闪过,这位刚刚建功的总管倒在了血泊中。

消息传至长安时,太极殿的晨议正进行到一半。当黄门侍郎诵读完谭州血案的奏报,大唐开国皇帝李渊脸色骤变。

\"盛彦师该当何罪?\"皇帝的声音在殿柱间回荡。

刑部尚书李瑗率先出列:\"按《武德律》,激变地方致刺史死,当斩。\"

\"然盛彦师持敕令征粮,罪不至此。\"门下侍中陈叔达沉吟道,\"不如削爵流放。\"

\"不可!\"兵部尚书屈突通疾步上前,\"如今河北战事正酣,若纵容将领擅拘刺史,各地豪强必生异心。\"

就在众臣争论时,一封密报由中书令封德彝呈上御案:\"陛下,谭州军民为李义满戴孝者逾千,齐州军中也有人为王薄设祭。\"

李渊瞳孔骤缩,立即召来大理卿崔善为:\"若依律法,此事当如何了结?\"

崔善为躬身道:\"盛彦师有三罪:未奏请而拘刺史,一也;致刺史庾死狱中,二也;激变地方致总管遇害,三也。按律当诛。\"

\"陛下!\"河间王李孝恭突然出声,\"盛彦师随秦王平定洛阳有功...\"

\"正是因他居功自傲!\"封德彝厉声打断,\"去年在宋州,他就曾擅杀归降的窦建德旧部。此风不可长!\"

此话一出,殿内顿时寂静。李渊望向一直沉默的尚书左仆射萧瑀,只见这位老臣缓缓抬头:\"老臣记得,去岁陛下曾下诏'文武相协,共安黎庶'。今若轻纵,恐伤国本。\"

黄昏时分,写有“将盛彦师即刻缉拿入狱”的诏书自承天门发出,前往宋州的刑部侍郎发现,诏书末尾特别添了一句\"以正纲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