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虎牢关大战(四)(2 / 4)
能轻易吃掉他数千前锋,明日呢?自己这十余万大军,真能啃下虎牢这块硬骨头吗?若强攻不下,粮草耗尽,后果不堪设想……王世充,真的值得他赌上整个夏国的国运去救吗?
刘黑闼上前拾起李世民的信件,他不甘于主将受辱,暴喝道:“大王!我军兵力数十倍于唐军,若全军压上,管他玄甲铁甲,顷刻间叫他化为齑粉!请大王下令,末将愿为先锋,直捣虎牢关,斩下李世民首级献于帐前!”他的请战,带着急于雪耻的冲动。
窦建德眼神冰冷地在刘黑闼与凌敬身上来回扫视。愤怒、屈辱、疑虑、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在他胸中激烈碰撞。那“不到五百”的铁骑形象,仿佛化为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了夏军头顶,也沉沉地压在了窦建德心头。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那粗重的气息在死寂的帅帐内清晰可闻,似乎在强行压下胸中翻涌的巨浪,又似乎在酝酿一场更大的风暴。
他沉默良久,最终从牙缝里挤出一句冰冷刺骨的命令:“严加整备,疗养伤卒。各营增派斥候,远出百里,务必探清李世民动向和唐军虎牢守备!本王……要好好想想。”
帐内的空气,因为这压抑的沉默,几乎凝滞了。所有人都从那冰冷的语气中感受到,一场更大、更猛烈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帅帐厚重的布帘上,映着帐外飘起的细小雪花,显得愈发肃杀。
在秦王李世民凌厉的战场布局压制下,窦建德十余万大军被死死钉在虎牢关前,寸步难进,最终只得困守于酸枣县一带,滞留竟达六十余日。
窦建德绝非坐以待毙之人,他太清楚大军滞留的消耗与士气消磨的危险,因此几乎每日都在虎牢关前广布旌旗,擂鼓呐喊,将庞大的军阵反复展开,试图向据险而守的唐军展示其强大的兵力,并以各种方式向李世民挑战,意图诱使唐军离开坚固的关隘,在相对开阔的地域进行决战。
然而,李世民对窦建德的意图洞若观火,他严令唐军主力依托虎牢关天险,深沟高垒,坚壁不出。任凭夏军在关前如何叫骂挑战,甚至做出种种挑衅姿态,唐军始终稳如泰山,仅以强弓硬弩射住阵脚,绝不轻易出战。
李世民的这种防守战法并非怯懦怯战,而是他最精明的战略之一,他要以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消耗夏军的锐气、粮草和耐心。当然,这六十余日也并非完全无仗可打。双方的斥候(侦察兵)在关隘附近的山林、河谷间展开了无数次的遭遇与缠斗,小规模的摩擦和试探性攻击时有发生,每一次接触都伴随着流血与死亡。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绝非消极防守,眼睛从未离开过地图和军事情报,更未停止过对夏军弱点的捕捉。
到了五月三十日,窦建德庞大的军队因久屯兵酸枣,粮草消耗巨大,其补给线被迫拉长,深入河北腹地的运粮队伍变得稀疏而脆弱,长长的辎重队伍在通往酸枣的旷野和道路上暴露出来,护卫力量也因战线延长而显得捉襟见肘。战机稍纵即逝!当李世民于斥候情报中发现这一情报,眼中精光一闪,立刻唤来骁将王君廓。
“君廓!”李世民的命令简洁而致命,“率尔轻骑一千,即刻出关,绕行敌后,寻其粮道,务必破之!目标只有一个,焚其粮秣,乱其军心!”
王君廓是位以剽悍勇猛和行动如风着称的猛将,没有丝毫犹豫,抱拳领命道:“末将遵命!定不负殿下所托!”
是夜,月色朦胧,星光黯淡。虎牢关的侧门悄然开启,没有号角,没有火把,只有一片肃杀的沉寂。王君廓一马当先,身后一千名精挑细选的轻骑兵如同幽灵般鱼贯而出。他们舍弃了沉重的铠甲,只着轻便皮甲,携带强弓劲弩、短兵利刃以及引火之物。马蹄被厚布包裹,人衔枚,马勒口,这支精锐如同融入夜色的阴影,沿着崎岖隐秘的小径,巧妙地避开了夏军设置的哨卡和巡逻队,悄无声息地向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