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突厥处罗可汗暴毙(3 / 4)
又能通过战争整合内部势力,可谓“一石三鸟”,处罗可汗果断采纳了此建议。
陆季览走后,处罗可汗立即召集各部贵族首领商议此事,他计划分兵四路,令莫贺咄设率军从原州(今宁夏固原)南下;泥步设与梁师都从延州(今陕西延安)进军;处罗可汗亲自率部从并州(今山西太原)进入;突利可汗联合奚、霫、契丹、靺鞨等部族自幽州(今北京一带)南下。同时,他还欲借“报隋朝旧恩”之名,攻占并州(唐朝河东重镇)用以扶持杨政道,但突厥贵族担忧此举将激化与唐朝矛盾,引发全面战争。
牙帐内,处罗可汗高坐在狼皮王座之上,手握金杯,目光扫视帐内缓缓说道:“杨政道乃大隋正统,如今蜷居定襄,岂能长久?并州富庶,又是隋朝旧地,我突厥铁骑若取之,既可安顿隋室遗脉,又能震慑李渊,此乃一举两得!”
阿史那·思摩是主和派老臣,只见他抚胸行礼,语气凝重道:“可汗!并州是李唐龙兴之地,驻有李唐三万精兵,城高粮足。我军若强攻,即便拿下,也要折损无数儿郎……更怕那李世民趁机出雁门断我归路,到时漠南牧场恐遭唐军焚掠啊!”
主战派年轻将领执失思力按刀上前,声如洪钟道:“思摩长老怎如此怯懦?去年我们刚破马邑,唐军望风而逃!如今李渊正与刘黑闼在河北厮杀,并州空虚,此时不取,更待何时?至于杨政道,让他做个傀儡便是,汉人最吃‘正统’这套!”
汉人谋士赵德言是原隋朝降臣,此时阴恻恻的插话道:
“可汗圣明!当年启民可汗落魄南投,隋文帝不仅助其复国,还嫁义成公主,此等恩义突厥岂能忘却?今扶杨政道入并州,正是昭告天下:突厥才是中原正统的护佑者!李渊篡隋自立,必失人心……”
处罗之弟阿史那·社尔皱眉打断了他的话,训斥道:
“赵德言!你张口‘正统’,闭口‘人心’,可曾想过草原儿郎为何要替汉人流血?杨政道若真得了并州,难道会甘心做突厥的狗?只怕转眼便与李渊暗通款曲!”
处罗可汗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猛掷金杯在地,怒喝道:
“够了!当年我父汗被都蓝可汗追杀,若无隋朝兵马钱粮,早成一堆白骨!这恩情是刻在狼神山上的!”他随即指向帐外,继续言道,“如今隋室绝嗣,唯留杨政道一脉,我突厥若不扶持,草原诸部谁还信我‘重义’之名?明日点兵五万,直扑并州,谁敢再谏,按扰乱军心论处!”
突厥处罗可汗不顾贵族群臣反对,执意推行“攻取并州以安置杨政道”之策,此举名义上宣称“报隋朝旧恩”(其父启民可汗曾因突厥内乱逃亡隋朝,得隋文帝资助复国),实则欲借隋室旗号介入中原,扩大突厥对河东地区的控制。然而,以阿史那思摩为首的突厥贵族强烈反对,认为并州驻有唐将李仲文重兵,且“悬军深入,粮运阻绝,恐非万全之策”。处罗却以“此恩不可忘”为由,强行调集兵力,准备联合梁师都等割据势力筹备南征。
然而,处罗可汗的军事计划尚未实施,便突遭变故。史载其“将出师,遇暴疾而卒”,从发病到死亡仅数日,病程极短。关于病因,正史记载较为模糊,《隋书·北狄传》称其“忽呕血不止”,《旧唐书·突厥传》仅以“暴疾”概括。结合突厥贵族普遍酗酒的习俗(《新唐书·突厥传》载处罗“性素沉湎酒色”),现代学者推测其可能死于急性肝病或心血管疾病。另有史料提及当时漠北“久雨,卒大疫,死者甚众”(《隋书·北狄传》),或暗示处罗感染了流行性疾病。
处罗生前欲立儿子奥射设,但义成公主以“奥射设丑弱,不类可汗”为由反对,处罗卒后,义成公主支持其弟咄苾(继位后称颉利可汗)继位。现代学者吴玉贵在《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中指出,处罗之死极可能是突厥亲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