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唐高祖的用人之道诠释了唐初政治机器的运行逻辑(3 / 5)
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卓越的军事智慧。当时,刘武周的军队势力强大,给唐朝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李世民率领唐军与刘武周的军队进行了长期的战斗,在战斗中,他遭遇了多次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不断地调整战略战术,鼓舞士气,最终成功地击败了刘武周的军队,收复了失地。
除了在军事上的卓越成就,李世民在政治上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善于用人,能够广纳贤才,为唐朝的发展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他还注重发展经济,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唐朝经济的繁荣。此外,李世民还重视文化建设,提倡文化教育,为唐朝文化的昌盛奠定了基础。
正是因为李世民在军事、政治等方面的杰出贡献,李渊对他十分信任和器重。此次加封他兼任益州道行台尚书令,不仅是对他过去功劳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能够继续为唐朝做出更大贡献的期望。
李世民受任益州道行台尚书令时,益州道的实际管辖范围需结合唐初军事部署与地理沿革综合考察。这一行政区的核心区域以古蜀地为基础,西起龙门山脉(今四川彭州至都江堰一线),东抵长江三峡西口(今重庆奉节白帝城),北达米仓道南麓(今四川巴中至广元区域),南至大渡河以北(今四川雅安汉源县),其地理轮廓大致覆盖今四川省中东部及重庆市西部。
具体而言,益州道行台直接统辖的州级建制包括:益州(治今成都)领成都、华阳、新都、郫县、双流等十六县,对应今成都市主城区及温江、郫都、新都、双流等区县;绵州(治今绵阳)辖巴西、昌隆、魏城等县,相当于今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及三台县北部;利州(治今广元)领绵谷、葭萌等县,涵盖今广元市利州区、昭化区及剑阁县东北;遂州(治今遂宁)辖方义、长江等县,即今遂宁市船山区、蓬溪县及重庆市潼南区部分区域;陵州(治今仁寿)领仁寿、贵平、始建等县,对应今眉山市仁寿县及成都市简阳市南部。
在军事控制区内,益州道行台的影响力还延伸至巂州(今凉山州西昌市)、戎州(今宜宾市)、泸州(今泸州市)等边地州郡,其中戎州都督府所辖的协州(今云南彝良)、靖州(今云南大关)等羁縻州,构成对西南夷的防御体系。
从现代地理坐标观察,这一区域总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四川省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巴中、南充、遂宁、资阳、内江、自贡、泸州、宜宾、乐山、眉山、雅安15市全域,以及重庆市潼南、铜梁、合川等区,云南省昭通市东北部。
其地理特征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向外辐射至川中丘陵、川东平行岭谷及川西南山地,长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四大水系纵横其间,既是大唐帝国西南粮仓(时称\"扬一益二\"),又是控扼吐蕃、南诏的战略屏障。
同样,武德年间的益州道行台并非固定行政区,而是为应对洛阳战役所做的临时军事部署,即通过剑门关(今四川剑阁)、白水关(今青川县沙州镇)构建入蜀通道,依托阆中(今南充阆中市)、梓潼(今绵阳梓潼县)等节点城市设立军械转运站,利用嘉陵江水道(今广元至重庆段)将蜀锦、井盐、粮米等战略物资输送至关中前线。贞观元年(627)益州道行台撤销后,其辖区成为剑南道的主体部分,但李世民在武德三年获得的这项任命,实为后来唐军经略西南、开拓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制度铺垫。
益州地区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李世民兼任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后,将能够更好地掌控这一地区的局势,加强对益州的管理和开发,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此次对杨士林和李世民的任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政治层面来看,这是李渊巩固统治的重要举措,主要体现在李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