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从李素立与李纲的纳谏 看李渊的治国之道(2 / 5)
”李素立听后,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恭敬地答道:“陛下圣明,臣不胜欣慰。”
从此,李素立备受皇上的恩宠。李渊同时命令负责人事调整的尚书省授予他七品清贵之职。当时尚书省的负责人(尚书令)是秦王李世民。
唐初负责官员人事调整的主要部门是尚书省,下设吏部,吏部在官员人事调整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吏部负责通过各种途径选拔人才进入官僚体系。例如,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有才华的学子,然后根据他们的成绩和品行进行分类。科举考试分为不同的科目,如秀才、明经、进士等,吏部要对通过这些考试的士子进行进一步的考核,以确定他们适合担任的官职。吏部还有一项重要职责是对在职官员进行定期考课(考核)。考课的标准包括官员的政绩、品德、才能等方面。根据考课结果,决定官员的晋升、降职或留任。例如,一个地方官员如果在任期内成功地发展了当地的经济、维护了社会治安,吏部在考课之后可能会考虑将其晋升到更高的职位。
此外,吏部需根据朝廷的需求和官员的特长、资历等因素,对官员进行调配任免。如果某个部门需要补充人员,吏部会从现有的官员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加入;如果某个官员不适合当前的职位,吏部有权将其调任其他职位或者免职。在人事调整过程中,尚书省的其他部门也会有一定的配合。例如,户部可能会提供官员俸禄、物资供应等方面的信息,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官员的任职安排;兵部在涉及武官人事调整时,会与吏部协同工作,确保军事人员的调配合理。
虽然尚书省尤其是吏部在官员人事调整方面承担着大量的具体工作,但最终的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吏部提出的人事调整方案,如官员的任免、晋升等建议,都需要呈递给皇帝审核批准。皇帝会根据自己的统治需求、对官员的了解以及政治局势等因素做出最终的决策。例如,在特殊时期,皇帝可能会越过吏部的常规选拔程序,直接任命他认为合适的人担任重要官职。
此外,唐初的门下省在官员人事调整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门下省负责对尚书省提出的官员人事调整方案进行审核,如果发现问题或者不合理之处,可以进行封驳。例如,如果门下省认为吏部推荐的某位官员存在品德问题或者不称职的情况,门下省可以驳回该任命建议,要求吏部重新审查。 几日后,经兼任尚书令的秦王李世民组织吏部人员考核研究,欲拟任李素立为雍州司户。司户的主要职责包括掌管辖区内的户口登记、人口统计、赋税征收、田赋管理以及民事纠纷调解等事务。例如,要对辖区内的每户人家进行详细的登记,记录家庭成员信息、财产状况等;根据人口和土地情况确定应征收的赋税数额,并负责具体的征收工作;在唐初的地方行政体系中,雍州司户处于基层管理的重要位置。
唐初的雍州位于长安及其周边地区,大致涵盖了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部分地区以及杨凌示范区等地。雍州是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长安作为唐朝的首都,位于雍州境内,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正如今日首都北京和河北省的关系。
雍州作为当时的重要地区,司户的工作对于维护地方社会秩序、保障财政收入以及确保朝廷政令在基层的贯彻执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雍州为上州,其司户参军为从七品下官员。
李渊看过李世民拟任李素立为雍州司户的奏折后,此时便发挥了皇帝最终的决定权,他摇头道:“此职虽重要但不显清贵。”
李世民便组织吏部工作人员展开二次讨论,又拟任李素立为秘书郎。唐初秘书郎为正九品上阶官员,在唐代官品体系中处于较低的层级。但秘书郎的工作意义重大,因为皇家典籍的管理关系到文化传承、政治统治等多方面因素。一般由有学识、文才的人担任。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