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皇泰帝养虎不成反为患,王世充翻身做主人(3 / 4)
之最。紫微宫的命名体现了古代天文学与建筑学的结合,象征着天帝居所,人间皇帝自诩为天子,其居所应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紫微宫在道教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紫微大帝被认为是众星之主,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星辰运转、四时气候。紫微宫不仅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文化的体现。
王世充的士兵攻进紫微宫后,宫中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皇泰主杨侗惊恐万分,茫然无措,急忙命人搀扶着登上紫微观。
紫微观即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为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武则天曾在此登基称帝,也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门上有两重观,上写“紫微观”;左右连阙,宛若空中楼阁。城门东西长137米,大于紫禁城午门(120米),两侧阙高120尺(约35.3米)。应天门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最高等级。应天门的建筑形式对北宋汴梁的宣德门和明清北京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杨侗登上紫微观,怯怯的看着黑压压一片叛军,遥声问道:“汝等举兵,究竟所为何意?为何如此胆大妄为,罔顾君臣之义?”
王世充见势,急忙下马,拜伏在地,态度极为谦卑,言辞恳切地谢罪道:“臣有罪,元文都、卢楚等人,心怀叵测,妄图谋算。他们暗中勾结李密,妄图掌控朝廷大权,实欲让陛下陷入困境之中。臣恳请陛下诛杀元文都,以正朝廷之纲纪,臣愿受任何惩罚,甘之如饴。”
段达见状,心中暗自得意,迫不及待地命将军黄桃树将元文都押送过来。
元文都被押到皇泰主面前后,望向皇泰主,眼中满是不舍与无奈,缓缓说道:“臣今晨恐难逃此厄运,我死后,陛下如今亦恐难保全,恐难逃此乱臣之乱也!”
皇泰主听闻此言,心中悲痛万分,不禁恸哭失声,却也无回天之力,救不得元文都。
乱兵押送元文都出了紫薇门,待他们行至兴教门时,元文都与卢楚一样被乱刀砍死。不仅如此,卢楚和元文都的子弟们亦未能逃过此劫,皆被诛杀殆尽,家族血脉就此断绝,那惨烈的景象,令人痛心疾首,喟叹不已。
段达见事情已发展到这步田地,又借以皇泰主的命令,命人打开紫薇城大门,迎接王世充入宫。
王世充入宫后,如入无人之境,毫不客气地将宫中的宿卫人员悉数更换,换上了自己忠实的手下。而后,他才缓缓进入乾阳殿拜见皇泰主。
乾阳殿是隋唐时期洛阳城紫微宫中的主殿,隋大业元年(605年):乾阳殿始建,是隋唐洛阳城紫微宫中的主殿,规模宏大,是隋炀帝时期的重要建筑。
唐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攻占洛阳后,因看到宫殿过于奢华,心中气愤,下令焚毁乾阳殿。唐显庆元年(656年)在乾阳殿旧址上重建,称为乾元殿,高度略有降低。武则天时期又拆除乾元殿上层,建造明堂(万象神宫),后来明堂被焚毁,武则天又重建明堂。唐开元五年(717年)复拆除明堂上层,改建为乾元殿。
乾阳殿东西宽101.4米,南北深51.7米,高50米,是隋唐时期规模最大的宫城正殿。乾阳殿采用三重檐结构,是中国古代宫殿建制的最高规格。殿基高九尺,文掍镂槛,栾栌百重,楶拱千构,云楣绣柱,华榱璧珰,穷轩甍之壮丽。
乾阳殿采取天文学与建筑的结合,乾阳殿的命名体现了古代天文学与建筑学的结合,象征着天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