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唐王李渊捷报频传,林士弘疑心生祸被萧铣窃取豫章(2 / 4)

加入书签

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巴蜀地区充足的粮食储备帮助李唐度过了开国时期的粮食紧缺难关,并成为陇右、河西地区军费的重要来源,不仅是唐王李渊平定南方和经营西南地区的军事和政治基地,而且对唐朝的统一大业和西南边疆的稳定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后文将详细进行讲述。

就在历史的脚步将要迈过公元617年这个多灾多难之年时,李渊又接到探马来报,称农民起义军张善安率众袭击并成功攻陷庐江郡。

庐江郡的主要部分大致对应今天的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以及周边的铜陵市、池州市等地区。遗憾的是,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关于隋朝庐江郡下辖的具体郡县信息难以确切考证。但根据历史资料,可以确定的是,庐江郡在历史上曾经下辖过舒县、皖县等多个县份。

庐江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南部,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巢湖之滨,东临巢湖市和无为县,南接枞阳县和桐城市,西连舒城县,北依肥西县。庐江县历史悠久,早在秦朝时期就已设立庐江郡,治所设在合肥。汉代时,庐江郡治所迁至舒县(今庐江县西南)。隋朝时期,废庐江郡,改设庐江县,隶属于庐州。唐朝时期,庐江县曾一度被撤销,后于宋朝恢复。元朝时期,庐江县属庐州路。明清时期,庐江县一直隶属于庐州府。

2011年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庐江县旅游资源丰富,是华东地区旅游大县。主要景点包括周瑜墓、庐江奎星楼、武壮公祠、汤池温泉度假区、百花寨省级森林公园、冶父山等。

庐江县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着名的历史人物包括三国名将周瑜、甲午海战中自杀殉国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抗日战争中国远征军名将孙立人等。庐江县还是西汉学者文翁的故里,文翁在庐江县推行文治,对后世影响深远。此外,庐江县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庐剧、黄梅戏等。

很值得对历史遗迹和文化感兴趣的读友们前去体验和感受。

公元617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张善安袭击并攻陷庐江郡。

张善安是兖州方舆(今山东济宁附近)人,十七岁时,张善安亡命为盗,转掠淮南,后加入起义军。张善安之后又夺取豫章郡,之后看到唐朝发展壮大,不得以以虔、吉等五州投降唐朝,被唐朝朝廷任命为洪州总管。武德六年(623年),张善安反叛唐朝,与辅公祏联合,后被唐朝击败并处死。

张善安成功攻陷庐江郡后,考虑到自己势单力薄,便顺势渡过赣江,前往东北方向的豫章意图归附林士弘。

赣江是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江西省最大河流。赣江发源于赣闽交界武夷山脉的赣源岱崂峰西侧。自南向北流经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南昌市,在南昌县三江口注入鄱阳湖。赣江在南昌穿城而过,为南昌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是城市重要的水源地,同时也塑造了南昌独特的江景。

隋朝时豫章郡在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一带,治所设在南昌县,辖18县,包括南昌、庐陵、彭泽等,辖区与今江西省境基本一致。

虽然庐江县不直接与南昌市接壤,但两者之间通过赣江相连,赣江的流向和内容对了解两地间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豫章郡,设立洪州总管府,府治仍在南昌。隋炀帝大业初年,洪州又改为豫章郡,但很快又改为洪州,以豫章县为郡治(相当于市政府所在地)。

豫章郡是农民起义军领袖林士弘势力范围。

林士弘出生于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以豪迈爽直、武艺超群且富有谋略着称。大业十二年(616年),他随同乡操师乞率众起义,任大将军,攻占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在操师乞战死後,林士弘继领其众,大败隋军于鄱阳湖,杀隋将刘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