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西河得胜显军威,李渊拜将封侯立威名(3 / 8)
内的士兵本就无心作战,有的甚至临阵倒戈,结果李家兄弟所带义军仅用九天便攻克西河。城内的隋军早已丧失斗志,纷纷缴械投降,高德儒也被擒获。
攻占西河之后,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们下令将士不得滥杀无辜,不得滋扰百姓,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义军对百姓秋毫无犯,全体将士也严守军纪,主动善待并安抚城中百姓,维护城中的治安与稳定。兄弟二人和他们的军队再次赢得了百姓的赞誉与拥护。
随后,李世民将命人将高德儒带至广厅之下。
李世民面色冷峻,目光如炬,严厉斥责道:“高德儒,你指着那寻常的野鸟谎称是凤凰,以此来欺瞒君主,骗取高官厚禄。而我军今日兴起义师,正是要铲除你们这些奸诈谄媚之徒!”
随后,李建成、李世民下令将高德儒就地斩首。不过,对于城中的其他官员和百姓,兄弟俩却采取了宽容政策。他们还派遣士兵作为志愿者前往各处,安抚民众,鼓励大家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安抚工作完成后,李建成安排好驻守事宜,便与李世民等人率领胜利之师踏上归途,返回晋阳城。此次出征往返总共才九日,真可谓是速战速决。
就这样,李渊搬掉了高德儒这块“绊脚石”,义军进军关中的宏伟计划终于可以提上日程了。
西河大捷不仅增强了李渊的军事力量,还极大地鼓舞了军队的士气。这场战役既是李渊太原起兵后的首胜,也为他后续进军关中等军事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渊听闻驿卒送回的捷报后,喜不自禁,不禁赞叹道:“我这两个儿子竟有这般用兵的谋略,就算率领众人征战天下也不在话下啊!”
李渊对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的军事才华和战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重重嘉奖了在此次攻城战中立功的将士,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话说公元617年,这一年可真是个多事之秋,战乱不断不说,还遭遇天旱无雨,灾民数量众多。李渊果断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和百姓。
同时,下令再次招募士兵。于是,晋阳城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番热闹景象:老弱病残领取粮食,青壮男子踊跃参军。
李渊命人将新招募的士兵分为左右三军,马上组织将领开展新兵训练。
公元617年六月九日,裴寂等人提议向李渊进献尊号,尊称其为大将军。
大家在晋阳府齐聚。裴寂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唐公,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您又仁德兼备,胸怀大志,手下又聚集众多豪杰勇士,此等势力若不成大事,必是天理难容。现我等特向主公进献尊号,称主公为大将军,一来彰显主公的非凡地位,二来也可名正言顺地统领各方义军,进军关中。”
李渊略有沉思,未应其声。站在一旁的李世民急忙进言道:“父亲大人,此事断然无错。如今隋炀帝昏聩无道,民不聊生,各地百姓都在盼望着明主出现。您若不趁此机会成就大业,恐怕日后追悔莫及。这大将军的尊号,只是第一步,后续可将这正义之师迅速壮大,先保境安民,再图天下。”
唐俭也说:“唐公,我等皆愿追随大人您出生入死。如今我等虽力量尚小,但只要主公应下这尊号,招揽天下贤才便更为名正言顺。那些心怀壮志之人,看到主公有如此壮志,且有这般名号,必定纷纷前来归附。”
李渊环视了一圈众人,看到他们眼中皆充满期待与信任,叹了口气,说道:“罢了,既诸位将士如此诚心诚意,我李渊若再推诿,岂不让众人寒心。只是这大将军之号,我当担起责任,日后做事,必以天下苍生为念,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众人齐声高呼:“大人圣明仁义,必能成就千秋大业!”
“好,那便依诸位所言,从今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