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建言称帝 石破惊天(2 / 3)
。”
“再者,”他话锋一转,“称帝之后,主公便可名正言顺地封官授爵,凝聚人心。麾下将士征战多年,所求者不过功名利禄,主公若能许他们一个从龙之功,其效远胜千言万语。至于刘氏天下……自刘辩崩逝起,汉室早已名存实亡,百姓盼的是安定,而非一个空有庙号的姓氏。”
这番话掷地有声,厅内的骚动渐渐平息。武将们眼中的光芒更盛,谋士们却依旧眉头紧锁,显然还在权衡其中的利弊。
马超沉默良久,指尖重重按在案上的“长安”二字上,声音低沉如渊:“此事太过重大,容我三思。文优,你今日这话,休要再对旁人提起。”
李儒躬身应道:“属下遵命。”
议事厅内的气氛一时变得有些凝滞,方才争论战略的热烈荡然无存,只剩下李儒那句“称帝”的余音,在众人心中盘旋不去。
议事厅内的烛火明明灭灭,将马超的身影投在墙壁上,忽长忽短。他指尖在案几上悬着,既没落在袁绍盘踞的河北,也没点向吕布占据的许都,就那样静静悬着,仿佛在掂量千斤重的决断。
厅内静得能听见烛花爆开的轻响。徐庶端着茶盏的手微微发紧,茶水早已凉透;鲁肃盯着地图暗自出神;贾诩闭着眼,似在养神,眼角的皱纹却比往日更深。
几个武将却按捺不住。张辽与徐晃交换了个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按捺不住的躁动——方才李儒那句“称帝”,像一颗火星落进了干柴堆,烧得他们心头滚烫。庞德悄悄挺了挺脊梁,手不自觉地按在腰间的刀柄上,指节微微发白,那是憋着一股劲的模样。他们跟着马超在草原上拼杀两年,在中原浴血奋战,图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跟着主公成就一番大业?若真能走到那一步,便是死也值了。
张绣坐在末位,眼帘低垂,嘴角却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当年随董卓入京,厮杀多年,也深知“名号”二字的分量。主公若真能迈出那一步,西凉这杆大旗,才算真正立住了。
马超忽然抬起眼,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李儒身上。李儒迎着他的视线,神色平静,仿佛方才那句石破天惊的话不过是寻常建言。
马超一声长叹,那声息里裹着重重忧虑,像一块石头投入静水,厅内众人瞬间敛了心神,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你可知,”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彻夜未眠的沙哑,目光扫过案上摊开的舆图,仿佛能透过那些墨迹看到即将燃起的烽火,“贸然称帝,便是将我西凉架在火上烤。天下诸侯,无论真心匡扶汉室的,还是觊觎神器的,都会打着‘讨逆’的旗号扑过来——袁绍、曹操、吕布,甚至远在江东的孙权,都会暂时放下恩怨,先将矛头对准我们。到那时,西凉将四面楚歌,多少将士要埋骨沙场?多少百姓要再遭兵燹?”
李儒躬身垂首,脊背挺得笔直,声音却愈发坚定:“主公所言,属下岂能不知?可乱世之中,成大事者,从来少不了破釜沉舟的勇气。”他抬眼望向马超,目光灼灼,“主公若只想做一方诸侯,守着西凉这片基业,自可按部就班,或联此抗彼,或静观其变,安稳度日并非不能。”
“但主公心中,当真只有西凉吗?”李儒的声音陡然拔高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昂,“当年长安之下,主公浴血奋战,为的是报仇,更是为了让西凉子弟不再受欺凌;北征草原,扬我汉家声威,为的是让边疆百姓不再遭掳掠。这般胸襟,岂是‘一方诸侯’能容下的?”
他上前一步,语气恳切:“若想问鼎天下,让四海归一,让万民安枕,有些步子,迟早要迈。称帝,看似引火烧身,实则是竖起一面大旗——让天下渴望安定的人看到希望,让麾下将士明白为何而战。纵有千难万险,闯过去,便是朗朗乾坤!”
马超沉默着,指尖在“长安”二字上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