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旧逢叙故 探因解谜(2 / 3)

加入书签

回春,才从鬼门关捡回条命。……后来天子突然薨逝,王允曹操等人以长安及凉王爵位相求,这大王才同意曹操迎立刘协到许都为新帝。\"

帐内铜灯滋滋爆着灯花,黄盖猛然拍案而起,震得酒碗里的酒液飞溅:\"好个朝廷!马将军东挡西杀平定扬州之乱,转头就遭先帝毒手!\"他腰间铁鞭撞在案几上,发出清脆的鸣响。

祖茂将酒碗重重掼在地上,酒水渗进粗粝的牛皮毡:\"死得好!这昏君若是落在我手里,定要他千刀万剐!\"他摩挲着头盔上的裂痕,\"当年诸侯讨董,要不是马将军救我,我这颗脑袋早挂在旗杆上了!\"

韩当揪着灰白的胡须,声音里满是恨意:\"大汉气数已尽!天子昏聩,奸佞当道,早该改朝换代!\"祖茂望着帐外摇晃的灯笼,突然捂住脸,铁甲缝隙里渗出哽咽声:\"伯符那孩子...当年得知马将军的'死讯'哭到呕血,第二日就点兵要西进...\"

程普的手指深深陷进掌心,想起孙策跨马出征前的背影。烛火摇曳中,他喃喃道:\"今年我们势穷来投,马将军慷慨赠兵助将,扬州战役时又帮我主先打下江东,打下江东后,寸土未取,只说'伯符若成大业,便是我马超心愿'...\"他的声音突然沙哑,\"如今伯符去了,若能知道故人尚在,也能含笑九泉了。\"

四位老将的铁甲在寂静中微微发颤,帐外江风卷着潮腥味灌进来,混着未干的泪痕。

鲁肃见众人泪痕稍干,方将羽扇轻敲掌心:\"我家大王此番差遣,正是为探明伯符将军死因。\"程普闻言,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腰间旧伤,将孙策中伏江夏、归途遇刺的经过缓缓道来。

\"不对!\"鲁肃突然起身,扇骨撞在案几上发出脆响,\"既在江夏中了黄祖埋伏未死,何以归途反遭毒手?\"他目光扫过四老将苍白的面容,\"莫非这船上...\"

黄盖重重叹了口气,铁鞭垂在身侧轻晃:\"正是这话。那日接回主公时,他七窍渗血,分明是中毒之相。船上从亲卫到船夫皆有嫌疑——魏延一口咬定是二公子孙权下的手,可二公子反咬是魏延所为。\"他顿了顿,铁甲随着叹息微微起伏,\"正是这般,才闹得江东分崩离析...\"

\"且慢。\"鲁肃按住欲言又止的甘宁,韩当已一拳砸在桌上:\"这桩公案至今没个定论!\"

\"二公子乃伯符亲弟,所言当有几分道理。\"鲁肃沉吟道。\"放狗屁!\"甘宁突然踢翻脚边酒坛,酒水漫过粗粝的毡毯,\"我与魏延一起并肩作战,那汉子为孙家出生入死多少次?他若杀了孙伯符,能得什么好处?\"他铜护腕撞在剑柄上,发出刺耳的声响,\"依我看,倒是那孙权,近来与江东世家走得太近!\"

帐内气氛骤然紧绷,程普望着案上摇曳的烛火,想起孙权掌权后屡屡压制老臣的做派,喉间泛起苦涩。

鲁肃轻摇羽扇,目光扫过帐中众人:\"无论幕后何人,总有水落石出之日。\"他顿了顿,指尖叩了叩案几,\"何况有周公瑾主持公道,岂会查不出端倪?\"

韩当闻言,重重叹了口气,捻须的手微微发颤:\"公瑾与魏延同气连枝,一口咬定凶手是二公子...\"他话音未落,帐内忽陷入死寂,唯有铜灯芯爆裂的声响。

\"既是怀疑,便该拿证据说话。\"鲁肃神色肃然,扇骨在掌心转了半圈,\"若真是仲谋所为,自当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若有人栽赃,也绝不能让忠良蒙冤。\"

鲁肃手中羽扇顿了顿,眼中闪过惊疑:\"周公瑾如今在何处?他既是我家大王与伯符将军的结拜兄弟,由他彻查此事再合适不过。\"

程普突然摘下头盔,重重砸在案几上,震得酒碗里的残酒晃出碗沿:\"唉!当年马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