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兵不血刃 拿下乌程(2 / 3)

加入书签

返回山中稍作休整,补充兵力。

一切安排妥当后,马超、周瑜、孙策便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押解着王朗与陶应,向着巫城县进发。队伍绵延数里,军旗烈烈作响,士兵们步伐整齐有力,士气高昂。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出征的乐章。

而王朗和陶应也一同被裹挟在军中,虽马超并未对他们有所苛责,特意安排了马车,让他们免受行军劳顿之苦,可这又怎能抚平他们内心的创痛。

二人坐在马车里,狭小的空间好似囚牢,将他们困于无尽的落魄之中。王朗双眼无神地望着车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曾经身为一方太守时的意气风发,如今已消散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满心的懊悔与不甘。陶应则瘫坐在角落里,双手无力地垂在身侧,面色如死灰一般,往昔战场上的叱咤风云,此刻都化为了泡影,徒留满心的绝望与凄凉。

马超早在出军之前,便深思熟虑地挑选了军中最为机敏且果敢的将士,郑重地交付其一项至关重要的使命——携带王朗的亲笔书信,奔赴乌程县劝降。这位被选中的将士深知任务艰巨,怀揣着密信,飞身上马,扬尘疾驰而去。马蹄声急,踏破一路尘土,他日夜兼程,不敢有丝毫懈怠。

抵达乌程县后,他昂首挺胸,来到城下,扯着嗓子高声呼喊,声音在城墙上回荡:“城上的人听好了!王朗大人已归降,如今大势已去,你们若不速速开门投降,我军必将踏破乌程县,到时玉石俱焚,莫要后悔!”言辞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慑力。

乌程县此前历经多番惨烈大战,城墙之上箭痕累累,城内一片萧条景象。守将站在城墙上,面容憔悴,连日来的征战让他心力交瘁,眼神中满是疲惫与迷茫。他望着城下孤身一人的信使,心中五味杂陈。城中兵力损耗严重,物资匮乏,继续抵抗,胜算渺茫;可轻易投降,又心有不甘,且难以确认这劝降的真假。

沉思良久,守将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几分谨慎:“我需辨明这书信真伪,还得确认王朗大人是否真的归降。你且回去告知,我等只等大军前来!若一切属实,我自会开城投降!”信使听后,微微皱眉,随即冷笑一声,勒紧缰绳,厉声道:“好,便等大军到来,届时可别食言!”说罢,拨转马头,扬尘而去。

不过半日,马超等人率领的大军便抵达巫城县外。一时间,城外尘土飞扬,整齐的脚步声与战马的嘶鸣声交织,气势如虹。

城墙上的守将远远瞧见这一幕,神色凝重,忙命人将王朗带到近前,仔仔细细打量辨认,又反复查验书信,不放过任何细节。一番确认后,守将望着城外严阵以待的大军,再看看已然归降的王朗,心中明白,抵抗已是徒劳。

他长叹一声,缓缓转身,对着身后的士兵们,声音带着几分无奈与释然:“开城请降吧。”士兵们听令,缓缓拉动绳索,城门“吱呀”作响,缓缓打开。

马超、周瑜、孙策等人见状,驱马向前,率先踏入城门。城中百姓躲在屋内,透过门缝紧张张望。守将带着城中官员,出城跪地迎接,低头请罪。马超神色平和,安抚道:“莫要惊慌,只要此后一心归顺,便不会为难你们。” 一场兵不血刃的归降,就此落幕,乌程县就此纳入掌控。

大军入城之后,马超、孙策与周瑜便迅速展开行动,将安抚百姓作为首要任务。巫城县的百姓在长久的战乱与惶恐中,本以为会迎来更为动荡的局面,可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温和与友善。士兵们有条不紊地在城中巡逻,维持秩序,严禁任何骚扰百姓的行为发生。

城中百姓虽心有恐慌,但随着时间推移,发现生活并未受到侵扰,渐渐放下心来。而那些世家大族却截然不同,他们在府邸中瑟瑟发抖,内心满是恐惧。之前许贡地盘上士族们的悲惨下场,他们都有所耳闻,原以为是山越单方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