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您北地的事迹,咱们司里传遍了(2 / 2)

加入书签

人点点头,“多谢王大人提醒!”

转过一道屏风,后面竟是一小片“试验场”。

地上散落着各种材料边角料,几个年轻吏员正在一架改良过的水车模型旁记录数据。

旁边还放着几把新打造的曲辕犁,犁头上沾着湿润的泥土,显然是刚从京郊试验田里拉回来。

“这也是按您北地的图样打的,”王员外郎指着曲辕犁,“屯田司在皇庄试用了,效果极好,正打算上报朝廷,推广至京畿各县。”

姜淮再次点头,心中感慨,工部虽在皇城之内,却并未脱离实际,反而与天下工程实务紧密相连。

拜见左侍郎刘大人的过程则更为正式。刘侍郎是位神情严肃的老臣,但见到姜淮,脸上也难得露出一丝笑意。

“姜员外郎,陛下对你寄予厚望。”刘侍郎没有过多寒暄,直接点明要害,“漕运之事,关乎京师命脉。

历年漕船修缮、物料采买,耗费巨大,其中情弊,陛下亦有所闻。

你在北地的政绩,很好。工部需要的就是这般锱铢必较、账实相符的精神。”

他从案头抽出一份札子:“这是都水司刚呈上来的,申请增拨今年漕船修缮银两的公文。

理由仍是‘木料腾贵,工食加倍’。你既来了,就从这本账查起。虞衡司负责核定工料标准,都水司负责施工。

你要给本部堂查清楚,这价钱,到底涨得合不合理!该省的,一分也不能多花;该用的,一两也不得克扣!”

任务明确,压力巨大。这不仅仅是查账,更是要触动不知多少人的利益。

姜淮双手接过札子,沉声道:“下官明白,定当秉公办理,厘清虚实。”

回到虞衡司给他安排的值房,房间不大,但临窗明亮。

书案上,除了文房四宝,还放着一套崭新的规矩准绳,如工匠用的尺、规等工具,以及一本厚厚的《工部则例》,里面详细规定了各类工程、器物的用料、用工标准。

他刚坐下,还没来得及翻开那本沉重的都水司公文,先前那几位争论的匠作之一,一位姓胡的老匠作,便不客气地敲门进来,手里拿着几张画得密密麻麻的图纸。

“姜大人!”胡匠作嗓门洪亮,带着工匠特有的直率,“听说您是从北地实干出来的官儿,懂行!您给评评理,漕船关键部位的龙骨连接,是用铜钉还是上等榫卯?都水司那帮人只图快省,恨不得用竹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