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周海英致电省城,于伟正东洪递刀(5 / 8)
”我指着那堆杂物,“你看那边,是不是堆了不少垃圾?”
马立新赶紧探头往后看,脸色微微一变:“哎呀,县长,您眼尖!这……这可能是村里哪家翻盖房子拆下来的老屋废料,还没来得及清走。我马上联系前营乡,让他们立刻组织人清理干净!”说着就要掏他那个砖头似的大哥大。
“算了,”我摆摆手,“现在清理也来不及了。记下来,回头让乡里督促村里处理好,别堆在路边影响观瞻,也影响交通。”这种细节,在贫困县太常见了,仓促间难以尽善尽美。
车子很快抵达县界。拱形铁架子上挂着“东洪人民欢迎您再来”的红色横幅。宣传部部长刘志坤带着几个人正在忙碌,更换路边宣传栏的展板。看到我们的车,刘志坤快步迎上来:“县长,您来了。展板马上换好,昨天全市干部大会的照片和南巡讲话的核心精神都放上去了。”
我走近看了看,展板内容详实,排版清晰,照片也选得不错,能看出宣传部是用了心的。“志坤同志,效率很高嘛,辛苦了。”我点点头表示肯定。
刘志坤脸上露出笑容:“县长指示得快,我们就是抓紧落实。市委宣传部那边也很支持,照片是他们第一时间提供的。”
正说着,韩俊小跑过来,压低声音:“县长,市委办郭秘书长电话,书记的车还有五分钟就到。”
我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脚上的皮鞋,蹭了蹭鞋帮上的浮尘。曹伟兵、马立新他们也都不自觉地整理了一下衣领和袖口。气氛瞬间变得更加肃静,只有寒风刮过光秃秃树枝的呜呜声。
五分钟后,一辆黑色的皇冠轿车平稳地驶来,在拱门前稳稳停下。车门打开,市委书记于伟正身着深灰色呢子大衣,围着一条深色围巾,面带温和的笑容走下车。市委秘书长郭志远紧随其后。
我连忙带着众人迎上前去:“于书记,欢迎您到东洪检查指导工作!”
于伟正目光扫过我们一行人,最后落在我脸上,笑容依旧,语气却带着提醒:“朝阳同志,不是说了不用到县界来迎吗?秘书长没传达清楚?”
我立刻解释道:“书记,这里是东光公路的起点,也是我们县交通建设的一个重要汇报点位。我们想请书记从这里开始,看看我们东洪交通的变化。”这个理由虽然有点牵强,但也算站得住脚。
于伟正笑了笑,没再深究,目光转向旁边的展板:“哦?宣传工作抓得很紧嘛,昨天大会的精神今天就上墙了。很好,贯彻市委部署就是要这样雷厉风行。”他走到展板前,仔细看着上面的内容和照片。
马立新立刻上前一步,开始汇报东洪县交通建设的总体情况,数据流利,重点突出。于伟正听得很专注,双手自然地垂在身前,不时微微点头。
“朝阳啊,”于伟正忽然转过头问我,“东洪现在的高标准公路里程有多少公里了?”
我立刻回答:“报告书记,目前建成并通车的高标准公路是171公里。”
于伟正点点头,语气平缓却带着分量:“171公里……这个数字,放在全市来看,是偏低的啊。我记得全市平均水平接近230公里了吧?特别是平水河大桥断了之后,等于东洪的交通主动脉被掐断了,影响太大了。”
“书记说得对,”我接口道,“平水河1-4号桥成为危桥后,我们东西向的主通道基本瘫痪。现在能正常使用的,主要是连接市区的这50多公里东光公路。交通瓶颈,确实是制约东洪发展的最大短板。”
“大桥修复进度怎么样?”于伟正追问,目光锐利。
“1号桥和2号桥主要是加固,工程相对简单,我们争取在今年汛期前完成主体工程。3号桥和4号桥损毁严重,需要重建,工程量更大,预计要到92年底才能完工。”我如实汇报,不敢有丝毫夸大。
于伟正听完,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