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刘超英指出问题,餐馆内隔墙有耳(2 / 7)
、进京同志,我看今天现场人太多了,县委食堂的空间有限,容纳不下这么多客人,今天就先不听大家提意见了,等我去学校调研的时候,再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畅所欲言。”
我心里十分明白,以如今这个场面,如果贸然抛出关于工资待遇和转正问题让大家提意见,大家肯定会有所顾虑,也说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通过三年时间逐步化解1700名老师的收入问题,从目前县里的财政状况来看,确实存在一定困难,但并非无法克服。
就这样,散会的时候才11点钟,距离午饭时间还早。我不假思索,直接看向焦杨说道:“找个会议室,关于教师转正问题,我们不能有丝毫拖延,马上召开工作会制定方案,尽快组织考试。”
焦杨反应迅速,很快转头看向马立新说道:“马校长,现在赶紧找个会议室,县长马上要开会。”
我也看向马立新,诚恳地说道:“马校长,你是东洪教育领域的专家,经验丰富,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就大胆提出来,县里面不回避任何问题,就是一心想解决问题。”
县一中的会议室,里面的桌子是由一张张课桌拼接而成的,仔细看,上面还用白色油漆写着“县一中1987”的字样,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学校的历史。
众人迅速到齐后,我神情严肃地说道:“今天县委、县政府的班子成员都在这里,大家要彻彻底底、深入地研究一下民办教师转正问题。焦杨,你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你来详细汇报一下全县民办教师的基本情况。”
焦杨坐直身子,认真说道:“县长,各位领导,是这样的,咱们县目前共有民办教师1760人,主要分布在20个乡镇,并且集中在农村小学。这些老师可以说是全县教育的主力军,是东洪县教育事业得以稳固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自从提留统筹降低之后,这支队伍就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不少乡镇的党政负责同志都专门到我办公室反映过这个问题。
但是,按照相关规定,教师工资的保障主要有两个渠道,正式教师由财政保障,民办教师则由乡政府和村集体自行保障。”焦杨对全县农村教师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汇报的时候头头是道、条理极为清晰,各项数据和情况信手拈来。
听完焦杨的汇报后,我主动将目光转向刘超英,问道:“超英县长,你分管劳动人事工作,这一块你也谈一谈,给大家分析分析。”
刘超英思考片刻,缓缓说道:“县长,这一块工作确实比较复杂棘手。当时县里面之所以没有放开民办教师转正工作,主要原因还是县里财政紧张,以我们目前的财政状况,确实没有能力供养3500多名老师。我们来算个平均数,一个老师月工资120元,那么全县教师的工资支出每年就接近500万,这还仅仅只是工资支出这一项,还有学校正常的办公经费,奖金,那也是一笔相当大的支出。我记得省教育厅和劳动人事厅之前发过文件,鼓励有经济条件的县市逐步推动民办教师转正工作。像咱们市的光明区、曹河县、平安县,包括临平几个县,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就比较早,相比之下,东洪县在教师问题上的行动确实有些迟缓了。”
我随即表情凝重地说道:“超英县长,现在都不能简单地用‘行动迟缓’来形容了,都可以说是‘没有行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消极对待’。我话说得这么直接,大家不要觉得生气,我们现在就是要直面问题。既然没有全面放开民办教师转正工作,那为什么有的教师能转正?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转的?具体又是怎么操作的?你能给大家说清楚吗?”我接着扭头看向焦杨,说道:“焦县长,你当时是教育局长,这个问题你不能回避,你给大家详细说一说那36个老师当时是怎么转正的?”
焦杨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县长,当时县委出了一个文件,针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