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农业问题造假实锤,连群部长积极解释(3 / 6)
让我内心充满苦涩。李泰峰书记曾经那句“麦子种了几千年,农民吃饱是第一次”的豪言壮语,此刻在我耳边回响,显得是那么的讽刺。曾经以为的宏伟目标,如今却成了一场闹剧,“吃饱”的不只是普通群众,还有那些被虚假政绩蒙蔽双眼的县委县政府官员。
回到县委大院时,已经是下午5点多。往日里热闹的大院,此刻静悄悄的,大家都按时下班离开了。我刚在办公室坐下,韩俊给我倒了杯茶,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县委办主任吕连群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裤脚上还沾着不少的麦芒,跟着晒了一天,吕主任白净的脸上都已经晒得有些红一块白一块,看来应该是紫外线过敏。他脸上堆满了笑容,说道:“县长,您这会儿方便吗?我想跟您汇报一下工作。”
内心之中,我对吕连群这个人一直没什么好感。他好大喜功,热衷于阿谀奉承,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捏造事实、颠倒是非,甚至有时候还会落井下石。但他毕竟是县委办主任兼组织部长,成年人的交往,面子上总要过得去,意气用事掀桌子,没有什么作用。
我放下茶杯,说道:“连群,有什么话坐下说吧。”
吕连群连忙点头,坐下之后,又朝我搬了搬凳子:“县长啊。是这样的,您现在还代管着县委的工作,这个时候,就应该称书记了。”
连群同志,党内应该一律称同志,称书记,不妥当。
是是是,书记,是这样啊,县委这边有一些日常性的事务,还需要您来拍板决定。县里有几个干部,马上就退休了,都是些为组织和事业操劳了一辈子的老干部,按照惯例啊,退休之前,一般要上一级照顾一下,你像畜牧局长老刘,政研室的老孙,都是下个月就退休,按照惯例,他们是要上副县的副调研员,解决副县级的待遇,李泰峰同志被双规了,再加上人事冻结,您看,咱们这项工作……”
一般情况下,退休的时候,为了照顾干部情绪,肯定干部的奉献,各地都会照顾一下,安排上一级的非领导职务。安排了之后,干部很快就会退休,也不会占用名额,相当于组织顺水推舟做了好事。我马上说道:“这事和市委组织部沟通没有啊。”
组织部贾部长我沟通了,他说不行啊,咱们东洪县人事冻结,推荐科级干部都不行,何况是副县级。
我知道,这件事的权限不在贾部长,至少要学武部长点头才行,我说道:“这样吧,你把急需解决的干部材料准备一份,明天,我去和学武部长汇报一下,尽量争取吧,估计问题不大。”
吕连群马上笑道:“哎呀,书记啊,如果搞成了这些事,您在咱干部心里的地位,又上一个台阶啊。”
好了,连群部长,时间不早了,咱们说正事。
哎,书记,是这样啊,市委组织部在咱们县选了四个点,作为全身农村堡垒支部建设示范点。我让每个乡镇都推荐了一个支部,总共收集上来20个支部的材料。您抽空看看,咱们选哪几个比较合适?”说着就将一沓材料放在了我的面前。
我接过材料,大致翻阅起来。只见每份材料都用华丽的辞藻,大肆描绘着各自村里在吨粮田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绩”。有的材料甚至夸张地写成亩产2500斤,看着这些数据,再想起今天调研时农户们的真实反馈,我心里一阵冷笑。这些数据明显与实际情况不符,这样的材料报上去,根本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我抬起头,看着吕连群问道:“连群同志,你觉得评选这些示范点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什么?”
吕连群思索了一下,说道:“朝阳书记,我个人认为啊,虽然这些吨粮田建设的数据可能存在一定水分,但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比如说,二官屯乡的马桥村,平均亩产达到了2580斤,这足以证明这个村的农田水利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村党支部在带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很有能力,在脱贫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