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泰峰书记妥协,朝阳县长迷茫(3 / 6)

加入书签

点就把他送到马克思那儿去了!就写一份检查,这哪行?根本不足以起到警示教育的效果!我觉得超英县长说得对,就应该直接把那个驾驶员解雇,马上开除,才能给大家一个交代嘛!”

李泰峰依旧不紧不慢,语气平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得饶人处且饶人嘛!谁还能不犯点错?不要把小小的失误无限放大。咱们县委领导,要展现出应有的胸怀和包容,给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听到李泰峰这番宽容的话语,我心中对他的为人不禁颇为认可。确实,驾驶员虽然在开车时分心有过错,但如果没有这突兀的水泥墩子,也许这场事故根本就不会发生。想到这儿,我上前一步说道:“泰峰书记,刚刚庆合市长在考察时,就明确指出过这个水泥墩子的问题。从这次事故来看,这两个水泥墩子无疑是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我建议咱们县里面立即对全县的水泥墩子进行全面排查,只要发现有类似影响交通和安全的,该拆就拆,不能再拖了!”

李泰峰背着手,没有马上回应我的提议。他伸出一只脚,用力在平整的路面上踩了踩,似乎在感受路面的坚实程度。随后,他缓缓环顾整个高标准公路,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国忧民的表情。

不得不说,这条公路保养得确实非常好,路面整洁干净,没有任何坑道和鼓包,在阳光下闪烁着黝黑的光泽,一看就是精心养护的成果。

看着眼前的公路,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到了从临平县到东洪县的那条老路。来报到的时候,那条路坑坑洼洼,车辙颇深,货车行驶在上面晃晃悠悠,速度慢得像蜗牛,小客车也得小心翼翼地避让着大坑小洼,生怕刮到底盘。每次坐车经过,都提心吊胆,既担心行车安全,又被颠簸得腰酸背痛。

过了好一会儿,李泰峰才开口问道:“朝阳同志,你真的认为这水泥墩子该拆掉吗?”

我坚定地点点头,说道:“是啊,泰峰书记。群众对道路畅通有着迫切的需求,市领导也有明确的要求,我们作为人民的公仆,理应有着为民办事的追求,拆除这些阻碍交通、威胁安全的水泥墩子,刻不容缓!”

李泰峰微微眯起眼睛,缓缓说道:“好啊,需求、要求和追求,这三个词倒是充分体现了朝阳县长想要拆除水泥墩子的急切心情。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水泥墩子暂时还不能拆。”

听到这个答复,我内心瞬间充满了诧异和不解,暗道:这都什么时候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故,市领导也有指示,这水泥墩子咋就不能拆呢?

李泰峰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继续解释道:“朝阳同志,你没有参与修建这两条高标准的环城路,可能不太了解其中的艰辛啊。为了修好这条路,全县上下全体动员,群众们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我们四处奔波,求爷爷告奶奶,才争取到了资金和支持,好不容易把路修好。说句实在话,我曾经带着吕连群同志和交通局的王进发同志去多个地方考察过公路养护工作,发现很多地方的公路通车两三年,就开始出现坑槽,一下雨更是鼓包不断,路况惨不忍睹。再看看咱们东洪县的这条路,到现在还完好如初,使用年限大大增加,这都是我们精心保护的成果啊!”

我连忙说道:“泰峰书记,可这路修好了却不让车走,长期闲置,肯定会完好如初啊!总不能把公路当成贡品摆在这里看。而且,每年因为这些水泥墩子,发生了那么多交通事故,已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了,必须得拆!”

李泰峰面色严肃,语气坚定地说:“改革和发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道理我懂。但我们得衡量一下,这个代价是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东洪县的经济基础本就薄弱,这两条公路可以说是我们的家底。如果为了满足过境车辆的通行需求,放开限制,让大量车辆随意通行,用不了多久,公路就会被压坏,到时候我们又要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