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彭凯歌三条腿走路唐瑞林再多讲几句(2 / 8)

加入书签

,还是县委常委,而其他三位主任仅仅是正科级。

从工作的重要性来讲,县人大和政协办公室主任的工作与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我面露难色,缓缓说道:“这样安排恐怕不太妥当,无论怎么说,彭凯歌同志都是因公负伤,而且总体受的还是皮外伤,不能因为同志受过伤,就把他安排到这样的岗位上。”

我想了想道:“一时半会儿也定不下来,咱们再好好考虑一下吧。”

吕连群紧接着说道:“县长,无论下一步怎么安排彭凯歌同志,我都郑重提议由韩俊同志接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由杨伯君同志接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这也是一直以来的惯例。”

我疑惑地问道:“什么惯例?”

吕连群解释道:“县长,不是什么特殊惯例,就是县长的秘书一般都会担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虽然目前我与杨伯君在工作上的磨合还算顺利,但在我心里,始终觉得他有些不太对劲的地方。

这种感觉很微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直觉,而直觉往往是最准确的判断之一。

这些难以名状的感受虽然说起来玄妙,但直觉带来的警示有时却异常准确。

我思索片刻后说道:“连群同志,这个事情我还没考虑清楚,再说现在还处于人事冻结阶段,在人事没有解冻之前,咱们先不考虑、不讨论这些问题。”

吕连群听后,点头示意,随后告辞离去。

吕连群走后,我和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刘英一同前往各个乡镇,查看地毯产业与人产业的推进进度。

一路上,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向后飞驰,农田、村庄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

各个乡镇和县里一样,都积极响应号召,成立了地毯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书记亲自担任组长。

县里将展地毯产业的任务目标,如同分配种西瓜的任务一般,详细地分解到了各个乡,各个乡又进一步将目标细化到各个村。

此前,我与晓阳交流过,得知平安县从事地毯纺织的大概有9万多户,差不多平安县十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在织地毯。

今年,我给县里定下的目标是展1万户地毯户,换算下来,20个乡每个乡只需分摊500户,每个村也就十多户,这样的数量比重并不算高。

目前,东洪县的地毯产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各乡镇纷纷鼓励办起了小型地毯厂。

我还与建峰进行了电话对接,令人欣喜的是,剑锋的外贸公司给出的价格比平安县的地毯总公司还要高一些,这也就意味着,在短期内,地毯的销路没有任何问题,这让我对地毯产业的展充满了信心。

查看完地毯推广成效后,接下来的两天,我又马不停蹄地去查看了平水河大桥修复工程进展情况、东洪县水库建设筹备情况和东光公路建设情况。

每到一处工地,我都仔细询问工程进度,查看施工质量。

几个重大工程走下来,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看到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各项工程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我的心情也颇为愉悦。

当下,最关键的是要成立独立于城关镇的工业开区,将其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切实抓好工业展。

紧接着,我又去调研了东洪县工业开区的前期规划工作。

在查看东洪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后,在听取了交通局、水利局、电力局以及城关镇关于“三通一平”

前期准备工作的汇报。

随后便返回了县委大院。

当汽车缓缓开进县委大院时,我透过车窗,看到县政府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彭凯歌一手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在大院里走着。

他每走一步都显得十分吃力,脸上还带着未完全消退的伤痛痕迹。

我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